绩效评估是20世纪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的一个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有效工具。本书在系统性地回顾中西方传统行政模式及现代绩效评估的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进行反思,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进行科学的阐释,思考新时代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及操作要点,以期把握政府绩效评估的正确发展方向。
本书是一部着重考察社会治理体系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的著作。书中分析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过程,探讨了社会治理赖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社会治理中的权力、规则、道德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把握了社会治理体系及其功能的变动。书中探讨了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控制模式向合作模式转变的状况,认为服务型政府将成为合作行动体系中的主要行动者,将通过引导的方式去与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行动者之间开展合作,实现合作治理。
本书为《纵观上海》丛书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指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梳理、分析、研究了上海改革开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论证了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阐明了改革开放与体制完善的关系,同时对“上海经验”中折射出的“中国模式”作了相关考察,最终完成这部客观中肯、史料丰富的上海当代史。作为一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专著,它不仅为上海研究提供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地方史资料,同时也为中国改革开放相关研究
本书以深圳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义工为切入点,从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深圳义工”、深圳义工的起源与发展、深圳义工的专业化探索、深圳社区社会组织中的志愿服务,以及深圳义工服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等几方面论述了深圳义工改革发展的真实情况,总结了深圳义工在发展过程中的成长、挫败,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深圳“志愿之城”建设、我国其他地区志愿服务的发展,以及推动我国志愿服务“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志愿者活动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和体现,承载着积极老龄化丰富的内涵、目标和行动,其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逐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把握我国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基本态势,从微观层面探究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这一形式的价值效应、特征和适应性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洞察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与积极老龄化的关系。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大臣,整理历代帝王治国理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最后编撰而成的《群书治要》,是从14000本书和89000卷古籍中精心摘录,共65部,计50万字,为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出很大的贡献。 本书从《群书治要》中精选360条引文,分为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个章节,旨在方便读者把握《群书治要》的要义。每一条引文,既有白话翻译,也有英文翻译,不仅方便国内
《新中国70年》运用真实准确的史料、严谨详实的数据和平实顺畅的语言,全面、系统、准确记述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理论、重大实践;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与奋进历程;生动描述了新中国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世
从“一口通商”,到改革开放,纵览广州两千余年的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千年南越古都的神韵为广州留下了无数华彩乐章,兼容并蓄和包容多元的特点凝聚并重塑了这座城市的气质。近年来,《南风窗》杂志持续关注广州的传承、改造和崛起,将约30篇文章结集成书,围绕“老城市,新活力”,从各个方面讲述了广州这座老派城市如何在新时代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