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贴国家和首都发展战略需求,聚焦新时期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与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联系,探讨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和必要性。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应成为全球化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本书为汉语和纳西语对照版教材,目的是使深度贫困民族地区需要“推普脱贫”的不懂汉语和普通话的纳西族贫困青壮年文盲在短期内快速具备最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以满足在家乡以外地区与人语言交流的初步需求,进而能够通过外出打工助力解决贫困问题。书中选取了自我介绍、问路、购票、住宿、找工作等20个外出务工最急需的语言场景,包括自我介绍、打电话、问路、找工作、面试、入职、请假、就餐、购物、买菜等,每个语言场景一课,方便实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传统方言学和方言地理学的方法,利用大连18点田野调查的材料和前人的相关论著,进行大连方言的语音专题性研究和地域差异、民族差异的研究,并与山东省胶辽官话进行对比,以期揭示大连方言的全貌,加强大连方言形成历史的研究,同时也为辽宁省胶辽官话的研究提供资料,并深化胶辽官话的语音演变、语言接触等相关研究。第一章引论。介绍大连地区的历史和人口、大连方言的分区、语音特点及形成、本研究的材料、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大连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分区。先后列举大连汉族汉语(14个方言点)、满族汉语(
本书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视频导入(Lead-in)、听说(Listening&Speaking)、读写(Reading&writing)三大部分内容。
本书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听说、读写和实用技能训练三大板块的内容,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生活和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以及实用技能方面的专门训练。
本书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视频导入、听说和读写三大部分内容。视频导入对整个单元作总体介绍。听说部分围绕每单元的主题,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读写部分包括TextA,TextB,BasicReadingSkills和PracticalReading&Writing,并配有形式丰富的练习。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形,教材以不同西方文化相关主题为脉络,从文理之分、脑与心、性别的差异、东方与西方、历史的版本、全球民族等议题切入,以辩论、小组讨论与故事新编等活动为依托,结合课后包括影视剧、纪录片、小说与文献在内的文化文本赏析,形成对文化从表层现象到深层原理的把握。
《现代荷汉词典》1995年首版,2003年出版修订版,得到时任荷兰驻中国大使闻岱博阁下和广大使用者的赞誉,是中国第一部也是收词最多的荷汉双语词典。2021年元月推出的《现代荷汉词典》(2020年增订版)全部释义源自荷兰权威词典、百科全书和词源大词典,较完整地反映了当今荷兰语面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人士学习提高和研究交流的需要。
荷兰现任驻华大使贺伟民阁下题写了双语序言。
本书为《综合练习》第3册,共8个单元,每一单元均包括课文练习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练习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