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六章内容,即“磨炼灵魂,提升心志:为什么要工作”“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干法》首次完整阐释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对于工作的看法、做法。《干法》既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也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哲学。《干法》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本书的重点在于,推动人们关
平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要平等”。收入平等主义者要求收入平等,福利平等主义者要求福利平等,古典功利主义者主张对所有人的效用赋予平等的权重,纯粹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要求所有的权利和自由都平等分配。有人要求平等地衡量每个人的效用,本书介绍了不同的主张及支撑其主张的理由,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探讨了平等的一般特征。那么,什么是平等中不变的属性?本书集中关注了可获得有价值生活内容的能力的平等,并探求评估社会制度设计上是否要追求“公平的正义”的分析方法。
本书从英国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纳森·休斯的生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性维护与生产力的生态化发展为研究重心,通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入挖掘、梳理,回击了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缺失生态关怀的言论,维护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性层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力的生态化发展走向,揭示了生产力生态化发展不仅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前提。
本书深入探讨了哲学与时代、历史、文化价值、社会转型以及学术研究方式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关系。作者俞吾金,作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终身教授,通过发表在《探索与争鸣》的二十篇学术论文,阐述了哲学不仅是对过去事件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指导。他强调,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并塑造自己的时代,哲学家应积极参与社会现实,推动精神生活的发展,守护核心价值,实现民族复兴。首先,本书批判了历史主义的三种表现形式:历史偶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构主义,指出这些倾向导致人们偏离历史的本质,沉湎于表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从苏东坡名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中,你觉悟到什么;人应该为什么活着;人生应该怎样活着:活出本真的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想你所想、做你想做、爱你所爱;真善美,人生的自我需要;幸福人生:从改变自己开始等。
本书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研究当代现实问题,全书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出发,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对全媒体时代的精神生产活动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揭示其背后的数字化特征,阐明其在当今时代主流话语建构上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写作思路是以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观照哈特和奈格里主体重塑理论。哈特和奈格里是师生与合作者的关系,两人同属于当代西方左翼,他们的理论关切正是重释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存在一般物质生产逻辑与资本生产逻辑两条线索,唯有超越资本生产逻辑才能实现主体彻底解放。本书将哈特和奈格里主体重塑理论置于马克思的视角之下,认为哈特和奈格里主体重塑理论停留在一般物质生产逻辑层面,而没能达到马克思主体解放理论之资本生产逻辑层级。鉴于此,当代西方左翼部分学者已将理论视线转向中国,从群众路线理论
本书立足于对康德的启蒙定义的反思,力主一种关于人及其与世界关系的启蒙新立场,在德国古典哲学启蒙辩证法的基础上,通过探究马克思关于合理启蒙、理性启蒙、德性启蒙、真诚信仰、形而上学、理想主义、犬儒主义等方面的见解,展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启蒙辩证法。“矛盾”“物化”“外推”“自然”“历史”“虚无及其超克”等,构成这种启蒙辩证法的关键范畴;如何合理看待自然、历史、主体性、物化和超越性信念,如何超克制度和精神层面的破碎性、无根性,成为其关键问题。通过与无政府主义者(如施蒂纳)、尼采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霍克海
先有思想的形式化还是先有形式化的思想?思想的形式化重要还是形式化的思想重要?本书将系统阐述从莱布尼茨到哥德尔的数理逻辑的思想和方法:不仅构造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的公理系统、自然推理系统以及系统内定理的操作规则和技巧等思想的形式化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探讨这些形式化方法所包含的生动活泼的思想(这是本书的鲜明特色),便于人们“徜徉”数理逻辑“秀山丽水”的本质与全貌。本书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烦琐的数学证明和推导,通过本书,读者会了解到不太一样的数理逻辑和逻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