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简明生动的小书深刻剖析了性别社会制度与西方医学之间的关系,以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来分析有关身体疾病的权力和政治问题。本书的焦点在于对生理表现转化为疾病的社会现实的性别分析,说明现代社会中性别如何参与了对相关疾病的建构。各章节均从性别视角考察有关健康和疾病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社会流行病学和疾病的风险、身体残疾、经前期综合征和更年期的诊断策略等。本书可说是以女性主义视角创造性重述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和医学史的理想范本。
精准医学是科学研究的前沿,体现了医学科学发展趋势,代表了临床实践发展方向。精准医学理念和研究范式已在医学研究和临床中应用和实践。《中国精准医学2035发展战略》系统阐述了精准医学的科学意义与战略价值,分析了精准医学的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对精准医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进行了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人民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资助机制与政策建议。
本书分为4章,从前期面向全社会征集的580个和中医养生相关的健康问题中凝练近200个读者关注度高的话题,紧密围绕中医理论,以“养”为核心,以“道、法、术、器”为纲,道以明理、法以指路、术以解难、器以除痛。内容涵盖通俗的医药医理、日常生活起居提示、常见误区解析以及简单易学的中医适宜技术等,兼具知识性与实用性,设置“关键词”“专家说”“健康加油站”“健康术语”等栏目,同时为了增加科学性和指导性,设有“国医大师说健康”和“健康云课堂”等视频内容。
元代滑寿著。滑寿,元代医学家。字伯仁,祖籍襄城(今属河南)。《十四经发挥》将经脉与腧穴结合阐述,着重发挥任、督二脉蕴义,以与十二经相提并论称作十四经,对后世针灸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书作为中医针灸经络学著名的古典著作,被视为习医之根本而世所传诵。
《医学三字经》为初学者便于记诵,便于识途而作;三字一句的歌诀;根据《内经》等医籍所述;内容包括医学源流,内、妇、儿科常见病之证治,常用方剂,阴阳,脏腑,经络,运气及四诊等。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中医入门启蒙书。
明代李时珍著,李时珍,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濒湖脉学 奇经八脉考》为脉学著作,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内容切合临床实际,易于记诵,流传甚广,为初学中医者学习脉法之阶梯。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中医入门启蒙书。
井穴通络法是以中医经典理论为依据,在古今医家实践基础上,以阴阳学说、经络学说为指导,以揿针等为工具刺激体表井穴,开窍醒神、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从而改善人体不适症状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该方法以揿针为主要针具(揿针由承淡安先生受皮内针启发创制和发明),较好实现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以及对澄江针灸学派学术的挖掘整理和守正创新。 该方法根据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按照承淡安先生“精简疏针”要求,利用“同气相求”原理,对穴位取用、操作步骤等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很多常见症状利用手部指
紫苏集营养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经济价值很高,在医疗、食品、饲料等领域都已有广泛应用。紫苏还含有-亚麻酸、黄酮类、萜类、花青素及多糖等诸多功能成分,因此具备开发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目前紫苏的深入开发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国内外轻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全书分章节介绍了紫苏的主要营养成分、紫苏籽和紫苏籽油的性质及功能、紫苏梗药用成分分析、用紫苏籽油制备-亚麻酸和-亚麻酸乙酯等。
清代江涵暾著。江涵暾,清代著名医家。《笔花医镜》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药治疗。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笔花医镜》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在每一病症之后附有汤头歌诀,便于读者临床使用。全书共分四卷。卷一是四诊、八纲及外感内伤、虚劳等的辨证论治原则。卷二是脏腑证治。主要是内科杂病的论治原则及方药。以脏腑为纲,以十二经
本书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心得,既有每个疾病之特效(单穴)用穴,也有特效对穴,这些皆为临床运用之精华,精穴疏针之典范,所用皆为作者之临床实践经验。而且每个疾病还有特效精典组方用穴,可针对于各种不同的读者,是针灸临床非常实用的治疗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