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载文三十八篇。内容包括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观点、高血压病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的退热疗法、痰饮病的治法、气血湿痰治法述要、痛证的治疗、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命门的初步探讨、十四纲要辨证、疾病与气候、脊髓痨的辨证论治、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中医工作探讨、临证研究与治验、漫谈处方用药、医案写法等, 反映了作者一些独特见解和丰富经验。
本书为经典火神派医家张存悌的医学文集精选, 凝聚了其一生著述的精华。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火神派开启之门”, 展示了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 对经典火神派进行了系统归纳, 广泛吸收各家经验, 提出若干新认识, 新观点, 充实、拓展了火神派的临床内涵。中编“医案精选”, 系作者实践火神派理论, 经治验案约400则, 病种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 凸显火神派风格, 精心撰写按语, 启迪后学。下编“医话精华”, 是从上百篇文章中选出36篇精品, 涉及临床、医道等重大问题, 观点鲜
本书强调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中医理论,立方遣药以喻嘉言“先议病,后议药,有是病,用是药”的思想作指导。因此,能做到经方时方并用,并能灵活化裁。做到病有千变而方亦有千变,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及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精神。本书所辑存之老中医学术思想、医案及按语,如实地记录了李长生教授学术经验、患者之病情经过和原委,阐明了每一病案所运用的理、法、方、药的关键所在,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上病下取,正治、逆治等治疗法则的具体运用。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到中医的诊断用药,娓娓道来,既能让不懂中医者理解中医
中医是一门非常重视临床的医学,所以熟读名医的医案是学习中医的重要途径。《名中医治疗痿证医案精选》收集整理近现代名中医治疗痿证的医案,每一个医案都精挑细选,要求必须有复诊,而且有确切的疗效,医案之后还有分析总结,对于临床中医师尤其是基层中医师有非常高的指导价值。
本书是刘荣奎教授在长期的临床一线实践中,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理论一刘氏肺脏三论,包括“肺热论”、“肺脏记忆理论”、“肺脏不洁论”。“肺热论”提出肺病急性期以“热”为辨证基础,根据肺热表里、轻重程度的不同,将肺系病分为“温”、“热”、“火”、“炎”、“毒”五种证型。阐述了疾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的病理发展过程,提出辨证论治方案,同时对应理法方药指导临床应用。
本书介绍了中医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活血利水法的形成与理论基础、活血利水法的常用方药、活血利水法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三方面展开论述,系统梳理了活血利水法的形成历史、理论基础、常用方药,介绍了编者团队多年来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书末介绍了国内其他研究者应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眼科疾病的研究情况。本书具有学术性和临床实用性,可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中医补土理论菁华临床阐发”丛书之一。干祖望教授是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他认为脾胃作为人体后天之本,在耳鼻喉科疾病的生理、病理、预防、调养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是在干老弟子李云英教授带领下编写完成的,上篇悉数历代各大医家的补土思想,并以补土理论与中医耳鼻喉科疾病的生理、病理联系为基础,分析补土理论在耳鼻喉科的应用;下篇通过详细病案阐释补土思想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涉及耳鼻喉科常见病,如耳鸣耳聋、慢性鼻炎、鼻渊、喉痹、慢喉瘖等专科病。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用药传心赋〉注疏总辑》为中医普及学堂曾培杰老师的倾心之作,旨在讲述《用药传心赋》歌诀的内容,并为其中字句进行注解。此书共132篇,每一篇均有关于该篇中药的按语,一目了然;还有详细介绍的相关文献记载、临床应用和选方组药,丰富实用。此书内容全面,语言精练,是一本难得的中医类普及佳作,值得大家认真品读!
《本草纲目》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亦被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称为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然而,普通读者往往望而生畏,想读亦难寻入门之径;即使是文科学者,对医药文献,尤其是隐藏在其中的本草文献也同样感到陌生。该如何阅读这部皇皇巨著,《〈本草纲目〉通识》提供了一种路径。
本书从李时珍纪念邮票谈起,介绍了中国本草源流及各时期的代表著作,又从医药学、博物学视角,详细剖析《本草纲目》的体例架构与版本沿革。行文中不仅多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药用知识、经验,还涉及《本草纲目》中有趣的冷知识,如食物
NiTi合金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已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书综合了近年来医用NiTi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的新理论和技术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绪论;NiTi合金表面Ni-Ti-O纳米管阵列涂层;NiTi合金表面Ni-Ti-O纳米孔涂层;NiTi合金表面纳米涂层的腐蚀性能;NiTi合金表面纳米涂层的生物学性能;医用NiTi合金表面改性技术进展及展望等。全书结合作者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价值,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可供广大生物材料、金属材料和新材料,以及医疗器械、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