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经典著作为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前沿课题,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的社会工程研究,加强改革开放前沿领域和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强调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强化西迁精神对学科及课程建设的支撑作用……
本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逻辑,历史地、逻辑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方法。从整体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内容构架,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大理论成果的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观点和论断,织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阐明了其内在逻辑。
本书根据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和二十大报告,从15个方面全景式展示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的这十年,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和战略部署。同时,力求既反映党和国家大事,也关注老百姓的“小事”,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影像,直观展示新时代这十年的伟大变革和人民携手创造美好生活、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本书从多维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
本书从民心政治的视角, 通过八个关键词从人民日常生活中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内涵、丰富实践与内在逻辑。八个关键词, 一面勾连民主的基本理论, 一面紧扣中国的民主实践; 既能够讲述中国特色, 也能够与世界对话, 通过重新思考民主议题, 力争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本书共四篇, 包括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与实践、工运事业及工人工作的发展研究与思考、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新发展思路与举措、新时代市场经济下的税务管理与服务意识等内容。
本书围绕世界主要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实践及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开展研究。研究了北美洲(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德国、英国)、亚洲(日本、新加坡、印度)、大洋洲(澳大利亚)四大洲九个国家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同时对各国主要城市的地震、飓风、火灾、水灾、冰雪、大规模停电等典型突发事件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国应急管理体系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并指出了我国与各国开展应急管理合作交流的方向。
《国际禁毒蓝皮书》是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刊行的国内首部聚焦全球毒品问题、追踪最新禁毒动向、服务国家禁毒工作的年度研究报告。自2019年6月以来,已连续发布了三辑《国际禁毒研究报告》,聚焦“毒品与国家安全”、“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预防教育”等热点问题,受到学界及业界的广泛好评。本报告主要由总报告、专题研究、区域研究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深入解析当今国际禁毒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的毒品
本书收录雅典十大演说家之一埃斯基涅斯遗世三篇演说辞。公元前346前345年,第二次出使马其顿后,德谟斯提尼与其同派政客提马耳科斯一道,控诉埃斯基涅斯为腓力收买而出卖国家利益。《控诉提马耳科斯》即埃斯基涅斯对提马耳科斯的反击,他指控提马耳科斯操持贱业、挥霍家产,依法应丧失发起此类控诉的权利。《为奉使无状事》则是埃斯基涅斯就德谟斯提尼的指控发表的同名法庭演说,为自己的行为和主张进行辩护,最终以三十票的优势赢得诉讼。公元前336年,德谟斯提尼的支持者克忒西丰提议向他授予金冠。埃斯基涅斯指控克
《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国情研究》是清华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及所带领的国情研究院团队,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取得的**研究成果。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全书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总论开题,而后通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未有之变局、新型举国体制、绿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人力资本跨越发展、社会主义新阶段、2035共同富裕等专题的深入研究,总结中国式经济、科技、教育等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和伟大意义,既体现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又形成对中国式
本书为《中国政治学》2023年第一辑,设有建构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历史政治学、比较政治三个栏目。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