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1-3章) 为集合论, 着重介绍了集合、关系和映射; 第二部分 (第4、5章) 为数理逻辑, 着重介绍了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第三部分 (第6-8章) 为图论, 着重介绍了图、欧拉图和哈密尔顿图、树、二部图和平面图等特殊图; 第四部分 (第9-11章) 为代数系统, 着重介绍了代数结构、环与域、格与布尔代数。每节后分级设计了课后习题, 并附有题库平台, 提供更多习题以及解答。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以线性空间为纲,在线性空间的框架下展开高等代数的主要内容. 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多项式、特征值、相似标准型、二次型、内积空间和双线性型等. 本书力求深入浅出,在介绍抽象的数学概念时交代其来龙去脉,在讲解精妙的数学方法时交代其背景思路. 书中还有大量精选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是高等学校数学系的教材,也适合统计系、理工科各系,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本书是大学本科生学习“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的参考书. 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与线性方程组、线性映射、多项式、特征值、相似标准型、二次型、内积空间和双线性型等. 书中有1270余道各种层次的例题、训练题及其解答, 内容翔实,其中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编者多年来从事高等代数教学的经验与心得. 本书适合大学理工科各专业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使用,既可以作为初学者学习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的参考读物,也可以作为报考研究生的复习资料.
本书是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全书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及其计算、几何向量空间与几何图形、矩阵、n维向量与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等。部分章节增加了带*的选学内容。本书是一本新形态的立体化教材,每节设有二维码,内有重、难点知识微视频和疑难习题讲解视频、PPT课件。每节后有习题,每章后面有两个层次的复习题。复习题之后有拓展知识,包括MATLAB数学软件介绍及相关应用程序和应用实例。书的最后附有习题参考答案,更多习题详解可参见《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学习辅导教程》
本书为首批***一流本科课程抽象代数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群环域、**分解整环、域扩张、群论初步及模论初步等。本书以经典数学问题为导向,按照学生接受概念由具体到抽象、由熟悉到陌生的次序安排。围绕这些经典问题,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反复出现、逐渐加深,便于学生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理解内容。
图论与代数结构是离散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全书共 9 章,第 1~6 章 为图论部分,包括图论基本概念、道路与回路、树、平面图与图的着色、匹配、网络流;第 7~8 章为 代数结构,包括代数结构预备知识和群论基础;第 9 章为图论编程实验。 全书结构紧凑、内容精练、证明严谨。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书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给出 了许多经典的算法,并附有许多不同难度的习题,供读者选择使用。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科书或
本书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和组合与代数四部分内容。书中定义、原理论述详细,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既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论述,又注重原理的证明方法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实际应用。每章末都有对应本章知识点的习题,便于读者更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讲授时建议64学时左右。本书可以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相关资格水平考试的参考书,还可以为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和应用的人员提供参考。
面积法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近几十年来, 面积法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今已成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方法,甚至成为解决很多几何难题的通法。 本书介绍了用面积法解题的基本工具 (共边定理和共角定理) 以及指导思想 (消点法), 并辅以大量例题来说明用面积法解题的有效性。 另外, 书中还介绍了面积法与勾股定理、 托勒密定理等的关系, 以及面积法在不等式、 三角等多个数学分支中的应用。 本书以面积法为主线, 串接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内容, 适合中小学师生以及数学爱好者阅读。
本丛书精选对人类文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推动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方面有某种里程碑意义的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数学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篇章以及一些著名数学家的历史功绩和优秀品质等内容,适于包括中学生在内的读者阅读。 本书在介绍复数的产生过程及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四元数的发现历史及其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由此充分说明,人类对数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漫长历史,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本书内容包括一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概念实际背景的介绍,突出基本概念的系统理解和解题方法的把握,并着力体现课程思政。为配合在线课程的学习,本书各个重要的知识点都制作了教学视频,读者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即可观看。本书参考了最新的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大纲和历年的研究生入学试题,例题、习题题型丰富。习题除按小节配置外,各章末还设有综合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