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心身情志理论,第一章介绍心身情志理论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介绍心身情志理论的现代认识;第三章介绍心身情志疾病的发病基础;第四章介绍心身情志疾病的特点;第五章介绍心身情志疾病的预防。中篇针灸调神固本,第六章介绍针灸调神固本的理论基础,第七章介绍针灸调神固本的组方及操作方法。下篇临床治疗与研究进展,第八章介绍常见心身情志疾病的临床治疗;第九章介绍常见心身情志疾病针灸临床研究进展。其中重点突出应用针灸调神固本治疗心身疾病和情志疾病,共计30种。每种疾病按照概述、
《急诊急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流程》体现急诊急救临床护理思维,可以更多地应用图、表、视频等立体内容,以更好地指导各级医院急救工作。本书专注于临床护理思维应用实践,针对每个系统的常见急诊急救情形,从案例呈现导入,到预检分诊、紧急评估、分诊思维、急救处理(病情评估与思维、急救护理实践、急救流程实施)、思维拓展(知识拓展、最佳证据分析、护患沟通经验)等角度进行详细阐述,所包含的常见急诊疾病和情形如急性呼吸衰竭、肺栓塞、窒息、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胸痛、恶性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抽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并伴有自主呼吸和意识消失的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每年全球范围内CA的发生率大约为34.4-59.4100000人[1]。随着心肺复苏指南和现代复苏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CA患者经过积极抢救能够恢复自主循环(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但CA患者的整体存活率仍较低,全球范围内出院存活率仅为10%[2]。因此,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分级,优化现有诊疗方案是CA研究亟待解决的
药品安全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书旨在全方位提高医务人员用药安全的管理技能,科学防范用药差错,构筑用药安全防线。本书主要内容涵盖降低用药风险相关的主要管理手段与措施,包括从用药安全文化概述到用药安全的常见问题、数智建设与用药安全、药学服务与用药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与分析、应急预案体系、持续质量改进,再到员工教育与安全文化等,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安全用药的新思路和实用策略。本书可为促进药品监管能力的提升和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本书紧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编写,全书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二部分“心理异常的常见疾病”,详细介绍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神经衰弱、孤独障碍、人格障碍等10种常见心理疾病。第三部分“心理问题的自我诊断”指导读者通过自我及他人协助观察自测心理疾病的简易方法。第四部分“心理问题的自我治疗”分别为不同年龄段及不同职业的人群在日常生活方面及日常运动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膳食指导和运动指
肥胖与代谢病的治疗,除了饮食、运动、药物、针灸等干预方式,对于体重指数超过27.5的肥胖患者,外科手术的效果更佳。我国的减重手术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团队已经逐渐成形与成熟,减重手术只是治疗肥胖与代谢病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病人的护理不仅仅局限于围术期,更是一个长期的评估、干预、随访的过程,因此对于肥胖与代谢病的护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在前两章将介绍肥胖与代谢病的相关概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理生理,第三章将介绍非手术治疗的减重方式及护理要点,第四章将介绍减重手术,余下的章节将对围术期护理、
本书全面探讨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调治,深入解析了“脑心同治”理论及其实践应用。书里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在生理和病理上紧密相连,因此需采取同防同治的策略。本书强调了识别疾病先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关注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关键指标,同时指出良好睡眠和情志舒畅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叙事医学”指具备叙事能力以及拥有对医生、患者、同事和公众高度复杂叙事情境理解力的医学实践活动。从操作上来说,叙事医学要求医生或患者把从医或就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以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都记载下来,使临床医学更富有人性,更充满温情,从而有助于患者诊疗。本书从临床医生临床实践出发,精炼地介绍叙事医学核心概念及基本工具,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叙事医学的临床实践,从叙事医学与人际沟通、叙事医学原则指导医患关系的建立、指导医患共同决策。
杨维杰作为董氏奇穴董景昌的亲传弟子,得其真传,在针灸领域成绩卓然。作者精研针灸临床40余年,长期以来,遵古法传统取穴,用穴少,不针痛处,研创出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一针疗法”,特点为远处取穴,并以四肢为主,方便而安全,且见效快。本书是作者几十年临床针灸工作的经验结晶,将人体分为不同的区域(区位),运用全息理论和易象八卦的原理,对人体施以针灸治疗方案,重点介绍了其临床经验对穴,包括董氏奇穴和常规针灸。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为“读经典,做临床系列”丛书之一,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临床人才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本丛书根据中医古籍品种分类,精选古籍原文,并加以导读,帮助读者掌握中医最基本和核心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习、领会、研究经典的水准,学会将古人的经验精华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本书精选中医诊法古籍内容,附加经典导读部分,使得读者对某中医诊法古籍有针对性地学习,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中医临床从业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