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计10章,前两章介绍CBM的概况;中间6章从施测前要做的准备、操作过程以及测量数据的运用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阅读、数学、写作等课程领域实施CBM;最后两章介绍了CBM后期的运作和维护;在本书的附录中有丰富的可复印的资源,供教师在施测时使用。
本书在解读融合教育相关概念,梳理国内外融合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融合教育学校在行政管理、环境创设、班级管理、课程改革、IEP制订、课堂教学、教师培养、家校合作、质量评价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并为融合教育学校的建立与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项基本战略,但目前来看,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尚未寻找到有效的协同方式来实现对传统合作创新的突破。现有研究从信任、公平、共生、参与意愿的视角对协同内涵进行的探索缺少对协同内涵的深度解析。
为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论述,本书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方法设计。本书精选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九门主干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给出了相应课程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思政元素以及具体思政教学设计过程。
本书采用理论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对地方高校发展中质量保障的理论问题予以深入阐述,并介绍和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又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个案,阐明地方高校如何在明确学校定位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有本校特色的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本书介绍了防沉迷游戏的方法、在“元宇宙”中工作的时代所需要的职业以及父母可以自行制作的优质游戏等的制作方法。作者试图通过本书揭示:游戏是时代的流行文化,未来的机会在游戏里。同时他预测已经成为重要新媒介的游戏将会创造一个更具游戏性的未来。
本书内容包括:历史学专业思政的建设经验与未来方向;边疆史地课程思政的内容及有效路径研究一一以“边疆历史地理研究”课程为中心;基于PBL教学的专业选修课“文化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课程思政视野下“中国历史文选”的教学改革一一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等。
本书是依据《人体力态的维限与传导》中所提出的人体结构模型和人体力态学理论而展开的,重点介绍人体力态理论的实际应用人体力态康复设备及手法应用,分别从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讲解力态激活手法,力态深层放松技术和力态控制训练技术等。其中,力态激活手法应用于训练前或者体弱多病的患者;力态深层放松技术适合于训练之后或体弱多病的患者;而力态控制训练包括离心控制训练-向心控制训练-等长控制训练,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人体功能和应对日常生活实际需求的基本能力。
本书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融为一体, 构建全程化教育体系。本书由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就业观念与就业心理、求职准备与择业技巧、协议签订与法律保障几个部分组成。本书体系完整, 素材丰富, 立足学生需求, 努力贴近学生求职、择业实际, 适合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使用。书中详尽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和延伸阅读, 对大学生提升自我素质、培养就业能力、提高就业适应性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信息管理概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信息管理概论》按照循序渐进的知识结构,首先介绍包括信息管理基本概念、信息管理基本原理、信息管理过程等信息管理的基础内容;其次对信息管理技术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信息管理的技术进行讲解;再次引入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应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信息安全;最后介绍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