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章节及药物,全书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阐述了临床常用中药的功效、独特的临床应用、名老中医用药经验、用药注意事项、古代文献摘要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对于扩展临床用药思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大有裨益。本书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临床医师,基层中医工作者,实习中医师和中医中药爱好者阅读、借鉴。
本书简要总结了各类常见中药的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等, 汇集了吴正石在临床中辨证使用不同中药配伍的宝贵经验, 体现了其对病理病机和药物特性的精准把握。本书中对每种中药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包括来源、别名、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常用量、扩展资料等板块。
本书将全国名老中医多年临床检验有效的部分效方,按照现代医学疾病名称进行了整理,内容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男科、五官科、皮肤科。所选的方子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既有效方的组成、功效主治、处方分析及加减法,也有医案举例或疗效分析,便于读者学习、利用。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艾灸疗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既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无创伤优势。那么给孩子艾灸有哪些好处?我的孩子是否适合艾灸?多大的孩子可以艾灸?艾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本书以问答形式详细介绍了小儿艾灸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针对小儿常见不适或慢性疾病,筛选出感冒、咳嗽、积食、盗汗、肥胖等16种病症,考虑到孩子配合度小、专注时间有限的特点,每种病症仅选择1~2个特效穴位,时间短、疗效快。此外,在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灸”,以艾灸帮助小儿强健身体、抵抗疾病侵袭。
本书从传统针灸的辨证论治核心思想出发,着重凸显出针灸中辨证取穴原理及方法,回归针灸的辨证精髓,提高临床疗效。在内容上分为基础篇与病症篇。基础篇介绍了针灸辨证的思路方法,其中包括经络辨证与脏腑气血津液辨证;病症篇精选了临床常见病、针灸优势病种进行介绍,并附有医案,方便读者学习应用。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的学生,针灸临床医生及从业者,以及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在"海派中医张氏内科"的学术背景下,主要对张氏内科传人朱凌云的临诊经验,进行了归类总结。全书包括张氏学术渊源、临床医案、诊治心得、医话絮语几大部分。分别介绍了朱凌云临证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及特殊诊疗技术、汤药应用、诊治心悟;临床诊疗中的养身保健知识,包括疾病防治、用药常识、药膳饮食、简单方便有效的中药小方子等内容。本稿的学术内容,除了有张氏内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医德医风外,以临诊常见疾病为切入点,包含许多疾病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后附专篇论述各疾病养生保健调养的注意点,推荐小方子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唐为勇教授的治学之路、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详细阐述唐为勇教授在儿科疾病论治方面的临床经验与心得体会。第二部分主要是唐为勇医案集粹。第三部分是总结唐为勇及其团队对儿童哮喘、性早熟和多发性抽动症等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的优化研究。本书资料翔实,病例典型,对临床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哈尼族医药文化是我国民族医药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一块瑰宝。本书的编写,基于对哈尼族居住较为集中的云南省红河、墨江、镇沅、勐海等市县开展药物调查,完成100余位民间哈尼族民间医生田野调查,以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哈尼族医药专著、论文等研究成果的全面整理。全书共3章,共收录哈尼912味,附方2329首。第一章为植物类哈尼药,共收录有功效主治记录的哈尼药749味,附方2181首。第二章为动物类哈尼药,共收录有功效主治记录的哈尼药49味,附方148首。第三章为文献记载哈尼药,包括植物类103味, 动物类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然而其文字古奥、内容浩瀚,要读懂它并非易事。历史上注释《黄帝内经》之医家不计其数,但大多限于理论阐发。本书按照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体系,以五脏之一的“肾”为切入点,从肾的别称、解剖形态、生理属性、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诊法及主要病证入手,对《黄帝内经》中有关肾的条文进行了梳理,对相关知识点根据古代医家论述及作者的认识逐一阐释,对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精心选取了相关的经典医案加以佐证。每个知识点主要包括经文辑录、阐释与发挥、医案举隅等。本书立足于经典,力
本书根据妇科病证分类,全面汇集妇科病证的历代文献,精选历代中医名著中关于妇科病证的经典名篇,涵盖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方、用方、用药、医论医案等方面,将妇科病证分为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以及妇科杂病五章,系统反映妇科病证的发展源流,归纳总结历代医家辨治妇科疾病的用药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对现代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