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清代—民国江西地区田宅契约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在掌握学术前沿信息和占有详实史料的基础上,对3600件套未曾刊布的契约文书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综合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区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通过田宅交易相关数据和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初步揭示了江西地区地权结构的特点,透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另一方面,课题组对江西契约文书进行研究,探讨了清代以来个人、家族与民间信仰影响下的田宅财产交易情况,丰富对江西地区独具特色的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子产与春秋时期的政治转型”(项目号:14FZS020,已结项)的研究成果。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已有不少学者有过精辟讨论,与此同时,在这个问题上,也还有继续探讨,将研究深化、细化的必要,要从具体的历史事象的演化、变迁中,从其时社会成员的行动与反应中,去清理出演变的脉络,寻找变革背后的推动力量。本书以子产研究为线索,将微观的子产个人历史的研究与宏观的春秋社会政治转型史研究相结合,在揭示子产政治活动与思想观念赖以产生的历史土壤同时,深入阐释春秋政
本书是温州大学华侨学院主办的国内第一本以“华侨华人学”为主题的学术辑刊,基础是温州大学所设立的国内第一个交叉学科“华侨华人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辑刊下设“华文教育教学教法”、“中华文化海外传承”、“区域国别华文教育”、“华侨华人与国际移民”等议题,旨在促进欧洲华侨华人研究与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探讨新时代、新科技、新形势下欧洲华人社会与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学者们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勾勒了欧洲华侨华人发展动态,分析了欧洲华文教育现状困境,探讨了促进新时代华文教育和加强海外华裔青少年身份文化认同的新途径
本书主讲9部含有丰富人文修养资源的儒家元典:《诗》、《书》、《礼记》、《易》、《左传》、《论语》、《孟子》、《孝经》、《荀子》。作者拟在介绍儒典主体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古今举例、现实亲证、讨论问答、课后思考等方式,剖析其中名言、故事隐含的哲理,探索当前学界热点议题,介绍儒典基本阅读方法。藉此,揭示儒家思想主要特征、核心精神,提升闻者的传统人文素养,增强读者的辩论思维能力,促使其形成一种情理相谐、刚柔相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从容面对人生,以道乐观世界。每讲之后附一些讨论思考、参考书目和趣味常
本书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和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以明代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和基层社会的回应为切入点,着重考察明代地方政府在赋役财政、地方教化与社会治安等三个方面的施政方针及其在基层社会的实现效果。探讨明代基层社会主导势力的变化及其对基层社会治理措施的影响。其中明代上供物料办纳方式的变迁、乡饮酒礼问题和佐贰官的捕盗治安职能等方面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本书学术性强,有助于探索明代地方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本著主要以新材料、新问题为中心而开展的有关中国史,尤其是关于从唐代开始直至当代历史问题的新研究,整个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研究篇,该部分是对有关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汉籍纸背宋代文献、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清代传牌、新见晋冀鲁豫契约等新材料,以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等材料所见新问题的考索。第二部分则是对新近发现的鲁北官方、民间文书的整理。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向学界提供了作者所关注、发现的最新史学材料,且探讨了有关新的历史问题,推进了中国史研究的新发展。
本书所考察的是唐宋乡村控制问题和宋代乡村农户问题。作者意在从乡村社会的政治结构切入,研究唐宋的转型,或者唐宋的变革。作者对此问题的讨论并未循着以往的形式化思维,而深入到普通农户的社会生活史中间,通过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来认识这个变化时代发生的事件与历史意义。从2006年初印至现在已经15年了,基本观点仍然有意义,研究方法也仍属前沿。学界对本书的关注点也一直在。因此,以修订本的形式再版,在国内外发行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该书为成都地方文化研究图书,是在《认识金马河》《成都擦耳岩》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篇分别围绕天府之国母亲河和古代成都水道及水运码头进行研究,第三、四篇分别介绍了古代成都水码头附近的历史故事和一些文化名人。该书融合了《认识金马河》《成都擦耳岩》两本书中的部分重要内容,指出古岷江在都江堰分水后形成的两江为母女江,外江(金马河)被层层分水,长期承担排洪泄洪功能,堪称天府母亲河,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对追溯老成都历史记忆、宣传巴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中国的历史人类学是以历史学为本位,采纳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为我所用的历史研究流派。不同于传统的史学研究,强调到历史现场发现历史和理解历史。这种研究主要集中明清社会史领域,从家庭到乡族、从信仰到礼仪、从族群国家、从社会结构到历史过程无一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扩大,特别是考古和分子人类学的方法运用,使得历史人类学拓展了对上古和中古史的研究。本书选择一批发表在本刊的论文,是从不同的时间段和领域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体现了人类学的方法的多样性,故而称之为斜杠的历史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