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本书首先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内涵、特征;其次,总结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历程;再次,提炼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出政治引路者、思想引领者、文化塑造者、道德示范者、事务管理者、心理咨询者、教学创新者、专业研究者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角色;最后,以实践为指向,从学校、学工部、院系和高校辅导员自身四个角度阐述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培育路径。
本书稿综合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和发生学方法,充分体现专门史和跨文化研究特点,透过历史资料回溯柏拉图教育思想所植根的历史文化背景,并聚焦于思想产生和演变的过程,重新发掘其教育思想的内核,从而评估其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探索对当前教育的现实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形成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域外借鉴。本书稿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重新定位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章精要论述了柏拉图选定的教育对象,第四章详细探讨了柏拉图净化的教
本书是论文集,这些论文涉及到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等,既有文学的,也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学科。从时间跨度上看,既有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对现当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就研究方式来说,既是文学研究,也是文化研究,可以说是一种“以城市为方法”的文学/文化研究方式,打破了原来以文学文本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研究范式。城市文学这一新的研究空间的打开,使原来以时间为维度的静态的文学研究,扩展为以空间为维度的动态的具有延展性的文学与文化综合研究。
详细地记载了六十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建立、发展过程。记叙了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和成果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记叙了在科研过程中培养人才的过程;记叙了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成长和更新。
教育管理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前提。在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管理对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方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书从数字化校园概述入手,对数字化校园管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数字化在教学管理中的模式创新、数字化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数字化在高校部门业务服务中的应用、数字化在高校党建管理中的应用及数字化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期提高高校教育的精准度、丰富高校教育管理资源。
本书以建筑学和传播学的交叉融合视角,通过引入“媒介场景”,将物质地点与信息系统作为构成场景的两个维度统筹考量,以“场所→需求→服务”为框架,探究了城市老人对于电视、电脑和手机的使用特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面向宅内空间和社区公共空间,提出了基于家庭媒体和网络化社区媒体的适老交互场景服务模式、组成要素、网络模型、内容构成和实施策略;为老年人建立了虚实融含的精神赡养场景和生活支持服务体系,助推其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交互体验提升。
本书深入探索社会职业空间,是一本自我认知和职业发展指南。本书分为初识、缘聚、逐梦三部分,涵盖了计算机知识、办公软件运用、职业探索、行业认知、规划制定及能力提升等内容。本书特色在于实用性和互动性,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自我评估等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规划。本书的主要适用对象为在校高职高专学生,同时,对职业发展与规划感兴趣或有需求的读者,本书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掌握心理卫生知识,从而注重自身的心理保健。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大学生健康乐观的情感,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卫生指导和咨询,从而使大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本书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教育为出发点,围绕现阶段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周围环境等,来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指出现阶段各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本书是武汉大学数智教育丛书之一,是为了相应《武汉大学数智教育白皮书(数智人才培养篇)》的相关内容编写而成。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智教育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信息化技术标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和创新成果评价与共享标准;(2)数智教育实践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平台打通共享渠道,有效整合真数据、真模型、真算力和真场景的“四真计算”实践教学资源;(3)数智教育实践创新教学应用案例,通过武汉大学实践创新教学案例分享,促进实践创新教学成果在国内外高校的应用与推广。
本书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融合发展概念和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出版融合发展是我国出版业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特定阶段,数字出版强调出版内容的革命,融合发展突出出版范式的变革。在内容上,出版融合发展包含了出版关联技术影响下的出版内容和形态融合、营销管理创新、出版机制创新等方面。以此为基础,本书以高等教育出版领域为研究方向,在分析了高等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践现状后,从高等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观、企业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育出版内容价值提升、出版营销管理创新、机制保障和政策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