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健康”兼具便利惠民、技术赋能和创新治理功能,是缓解传统医疗健康领域信息不对称、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新业态,是医疗健康领域值得高度关注的新质生产力。本书作者基于既往课题调研经历与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互联网+医疗健康”基本理论和国际经验,对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状况、行业与地方实践进行全面追溯和分析,尤其是总结新冠疫情以后互联网医疗的新特征、新机遇和新挑战。本书还集合了作者就行业重要议题进行的公开发言和专题采访,既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持续创新鼓与呼,也为其规范发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健康、疾病康复和照护逐渐成为提高人类全生命周期质量的普遍社会需求。“医康养结合”模式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在健康方面多样化需求,本书共分为3篇,即政策理论篇、临床实践篇、案例经验篇,既有相关国家政策的指引,又包含老年人常见疾病医康养策略在临床的具体应用,同时通过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医康养真实案例的论述及全国各地医康养融合实践经验的南北地区对比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医康养模式在我国老年人中实施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本书是作为多年跟随周老学习的弟子对老师经验的随笔心得。每位编者本着严谨细致的治学作风,在周绍华老中医的指导下,对其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做到经验分析符合中医理论,临床应用明确合理,医案资料真实可靠,疗效评价实事求是。每个疾病有周绍华教授的特色经验,经验。本书反映了周绍华教授的学术见解、临床思辨特点和用药经验。这些经验绝大多数是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精心思考,反复验证,总结创新的经验。此外还有一些是周绍华教授应用古方或经典名方的经验体会,既有对经典应用的具体经验,也有临床的拓展应用。
本丛书精心挑选了针灸临床中常见且具备充分临床实践证据的病症,旨在系统总结近现代针灸临床实践经验。书中不仅为针灸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提供了当代临床实践的诊治策略与操作指引,更对以针灸为核心的非药物诊疗和护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引导和指导。内容详实,涉及对痛风病症的针灸治疗认识、历代医家的诊治智慧、具体的针灸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规律,还涵盖了针灸治疗该病症的机制研究、临床证据及策略,并附有日常生活指导和科普知识。本书对于针灸临床工作者、中医科研及教学人员,以及针灸专业的学生来说,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
本书是全国名老中医黄智芬及其团队多年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成果总结。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医治疗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等18种常见恶性肿瘤的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机、中医辨证,以及针灸治疗、中药外敷、穴位敷贴等具体的中医治法;第二部分为临床常用经验方,介绍了21种中药方的组成、功效、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运用;第三部分为药膳食疗保健知识,介绍了药膳食疗的概念、特点及发展概述,重点介绍了药膳食疗在各类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本书内容丰富,理论扎实,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实操性
本丛书遴选历代名医与脉学相关的名著,共分为《脉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症因脉治》《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方氏脉症正宗》《脉理存真》《赖氏脉案》《脉贯》《脉诀汇辨》《脉经直指》《辨症玉函脉诀阐微》12个分册。《脉诀汇辨》为清代李延昰所撰。全书汇辑清初以前历代脉学之精华,共十卷,包括李氏对于脉学研究的心得、二十八脉、望闻问三诊、五运六气、医案以及经络藏象等。全书内容丰富,贴近临床,为脉学之大成,在中医脉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书参照历代中医经典脉学著作,对《脉诀汇辨》原文进行注释及点
本书稿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书稿中简称为慢病)的防治为主体,以笔者的临诊心得体悟为补充,梳理了现代疾病谱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全书分为上、下2篇,共8章。上篇为常见慢病实践,内容涵盖了4大类26种疾病,均选自笔者临证中疗效确切、体悟深刻的疾病医案,包括完整的临诊记录、中医诊疗与辨治思路分析,部分医案还配有常用验方的解读,帮助读者对这些疾病的诊治有全面且尽可能深入的了解;下篇为常见慢病诊疗心法,以笔者对各类慢病的防治理念为主要内容,包括对疾病自身的新认知、对诊疗方法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安全用药方面
《金匮翼》为清代名医尤怡所撰,是补充其《金匮要略心典》之不足而作,故称为《金匮翼》。全书8卷,列证48种,每证先述统论,次列证候治法,以法类方,荟萃各家之说,又参以个人临证见解,内容较为全面,对中医内科临床医生临证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搜集整理了二百余种临床常见疾病的单穴一针疗法,涵盖内、外、妇、儿、皮肤等多科病症。所选疗法源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各类文献,每方每穴都记载了文献出处,以方便读者查阅,经广大医务人员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每法仅取一穴,一穴即效,多取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等,取穴规范、治法详实,实用性强。本书为医学专业著作,可供针灸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参考使用,并在临床上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取穴和用药,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健康是国之根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本书聚焦国民健康的测度问题,在深入研究我国国民健康测量的概念框架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与现行健康概念相一致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居民健康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了宏观数据、新型网络舆情数据、调查数据等多数据源,构建了分地区的综合指数,用于评估和监测不同地区的国民健康水平。结合综合评价体系和区域比较研究,加强对国民健康状况的认识,把握各省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