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岳阳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之一,精选了该县不同学科已经发表的教学论文十多篇,科技创新教育不同领域(科技实践活动、科创方案、创新作品、科幻绘画作品等)的成果案例十多个,综合(科技)实践活动开展的经验文章多篇及部分课堂教学实录、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工作经验、德育活动案例等,汇集了岳阳县张谷英镇中心学校、岳阳县明德小学、岳阳县荣湾湖小学、岳阳县城南小学等多所学校多年来开展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宝贵经验和做法,是学校、一线教师和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反映和体现,是几十名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博耶于1990年提出的教学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思想为解决科研与教学关系失衡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教学学术将教学视为一种学术,不仅丰富了学术的内涵,促使教学提高到与其他学术同等的地位,同时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致力于发展教学学术,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在教学学术方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教学学术的发展路径还需
本书的撰写基础是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新文科建设宣言》、教育部《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的精神、高教司司长吴岩的《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报告的精神。本书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方针政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本为本”本科教育发展理念、“双一流”建设理论等,探讨新文科建设的方向和模式。本书拟通过探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优化实现新文科转型。主要探讨新文科专业优化与升级的诸多问题,探究一流本科专业如何通过提升课程质量实现新文科转型、凝练优势特色;如何促进一流本科专业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和贡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文史互证法、语图互文法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1842—1876年间《伦敦新闻画报》(以下简称《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进行了综合、全面、立体的研究。《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将新闻与图像成功结合的周刊。自创刊起到1876年,其中的中国人形象包括道光、咸丰、同治三位皇帝,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等官员,以及中国军人和百姓。它以图文的互释、互补与背离,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和可感性;以新闻观察者和当事人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结合嵌套性叙述,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与人物形象的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本书首先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内涵、特征;其次,总结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历程;再次,提炼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出政治引路者、思想引领者、文化塑造者、道德示范者、事务管理者、心理咨询者、教学创新者、专业研究者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角色;最后,以实践为指向,从学校、学工部、院系和高校辅导员自身四个角度阐述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培育路径。
本书稿综合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和发生学方法,充分体现专门史和跨文化研究特点,透过历史资料回溯柏拉图教育思想所植根的历史文化背景,并聚焦于思想产生和演变的过程,重新发掘其教育思想的内核,从而评估其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探索对当前教育的现实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形成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域外借鉴。本书稿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重新定位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章精要论述了柏拉图选定的教育对象,第四章详细探讨了柏拉图净化的教
本书是论文集,这些论文涉及到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等,既有文学的,也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学科。从时间跨度上看,既有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对现当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就研究方式来说,既是文学研究,也是文化研究,可以说是一种“以城市为方法”的文学/文化研究方式,打破了原来以文学文本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研究范式。城市文学这一新的研究空间的打开,使原来以时间为维度的静态的文学研究,扩展为以空间为维度的动态的具有延展性的文学与文化综合研究。
本书为学术专著。大学生志愿者不仅是精彩纷呈的高校活动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逐渐在城市街头和乡村社区的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书立足当下四川大学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鲜活案例,阐释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治理的源起与背景、机遇与挑战,深刻挖掘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联逻辑,凝练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国情、社情、民情中的优化路径,以期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这一实践层面的高等教育形式从表象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