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的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的基本信息。在书中,作者按照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将内容分为7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中以各省级行政区为小节,分别详细介绍了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结构、主要城市、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读者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感受到我国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此外,本书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并且,通过了解中国的历史
本书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全书分为五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将大别山红色文化和强军价值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对大别山红色文化内涵外延、形成发展、精神特质、基本特点及地位作用等作出了全新的概括和提炼,揭示了大别山红色文化对建设强大军队的功能作用,提出了实现大别山红色文化强军价值的原则,明确了实现大别山红色文化强军价值的具体方法路径,构建了大别山红色文化强军价值实现的评估体系。
本书以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育人为出发点,系统总结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利用红岩精神资源进行人才培养的做法与成果,将利用红色文化立德树人贯穿到教学实践当中。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用崇高的思想境界育人、第二章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育人、第三章用巨大的人格力量育人、第四章用浩然的革命正气育人、第五章用赤诚的爱国情怀育人,附名家访谈专题。围绕“红岩文化育人”主题,将“红岩文化”与“立德树人(即育人)”紧密衔接,在将“红岩文化”内涵如何转换为“育人”路径上做足文章,真正体现“以文化人”的实践成效。本
乡村治理机制是指依据一系列制度形成的,用以协调乡村治理主体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使之发挥一定功能的运作方式和运行机理。本书系统阐述了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乡村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主要内容包括:乡村治理机制的内涵是什么,其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应然功能是什么;当前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乡镇政府治理、村民自治和乡村社会自我调节彼此衔接互动的乡村治理机制如何运行,其运行机理是怎样的;当前乡村治理机制运行存在哪些困境,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本研究将广泛使用新材料,随着近年来许多稀见明代史料的出版,明代的相关研究已具备越来越好的条件。比如500册之巨的《明别集丛刊》中就有许多之前从未被关注过的涉黔史料,席书的《元山集》就有一批关于王阳明在黔的诗文,张原《黄花集》中则有与田秋的友赠之作,前者可间接了解部分黔中王门弟子的文教养成,后者则与本选题直接相关,对缺乏史料的田秋研究是一种有力补充
本书以国际关系学相关概念为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和春秋历史的独特因素,对华夏诸侯国合作规范退化、安全共同体瓦解等问题进行新的分析和阐释。内容包括: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诸侯国合作规范退化、体系演变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春秋国际体系中存在的主要规范,确定其内涵、作用和影响力;阐述春秋国际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创建原则、各国权力和责任划分、运行方式等内容;在无序竞争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古典话语考察礼崩乐坏等经典命题,重点考察诸侯大国对礼乐仪式的错误阐释和实践是如何对合作规范产生负面影响的。其研
本书竭泽而渔的广收史料,通过合理的考证分析,将五代十国时期到宋初的贡举制度、选官制度、考课制度、职官制度、殿阁制度、起居制度、史馆制度、军事制度等内容进行通贯式的排比整理,找出了各种制度的演变过程,为世人研究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及社会面貌提供了可贵的范本。
本书在深入学习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等理论基础上,以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实践为对象,调研和挖掘成都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和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典型案例以及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通过对这些经验、案例展开深入剖析,把握这些经验、案例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让成都城市现代化发展成就更加可感可知,生动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近年来,互助养老模式正在各地逐渐兴起,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新的理念与路径。本书聚焦于城市地区的互助养老,结合宏观制度与微观实践双重视角,对城市互助养老的主流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从城市互助养老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动态出发,详细梳理了我国从古至今互助养老的发展脉络,分析现阶段已形成的志愿互助、时间银行、积分互助三种城市互助养老的主要模式,并分别以南京市、无锡市梁溪区、青岛市、西安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优化配置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既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也关系到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本书在梳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历史变迁与深入分析先进国家和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是项系统性工作,主要涉及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主体、配置客体和配置标准三大要素。本书以深圳为典型案例城市,分析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指出其面临的配置主体共识不足、配置客体体系不全、资源配置供需脱节、配置标准规范性不强、配置保障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