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取“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相结合、地域记忆与个人记忆相结合、史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叙述中要有“金句”,朴素中要有高洁;适当处可以用诗、词;要放眼宏大又不失细节,也可在适当处以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人类的坚强勇敢。不仅要有全景式的描摹和大写意的勾勒,还有对个体生命的关照和精神世界的探求。做到人物与事件环环闭合、时间与空间科学融合、横向与纵向完美契合。讴歌时代精神,赞颂冬奥力量,展现龙江风采。同时展示龙江人的大气、豪气和胸怀博大的气度。
《啊,索伦河谷的枪声》是刘兆林著的中篇小说,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解放军八一文艺奖。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任某炮团三连指导员的冼文弓,作者以传统的叙述方式展示了部队生活的复杂与丰富。
本书收录了作家刘兆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创作的中篇佳作。这些作品多半以军营生活为题材,描写了看似单调实则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刻画出一批血肉丰满、催人泪下的中国当代军人的形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军营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父亲永在故乡》是刘兆林散文作品精选,其中,《父亲祭》获得第四届冰心散文奖。刘兆林的散文,写出了生之幸福与悲哀、人之庄重与无奈,写出了与特定的生存相伴的雪的凛冽、悲怆、纯洁和凄迷,写出了北方特有的广漠和苍凉。
本书内容包括:雪国热闹镇;一江黑水向东流;雾里一团烟;小河上有座桥;违约公布的日记;军营狗事;秋声;心灵;我啊,我;我家属;遥远的天长山;爸爸啊,爸爸;玛瑙金笔;雪夜童话;童心里的小屋;败给维纳斯;没有寄出的信等。
40岁的小说主人公阿凯在南方从事旅行社新媒体运营工作。在一次意外的晕倒中,他被一个身穿白色衣服的姑娘送往医院。之后,她就神秘消失了。阿凯一心要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偶然间他获取了一点线索,就利用休假机会来到北方。在一个叫幻海的书店,他认识了女老板靳虹,也留在了书店工作。靳虹50岁,退休前是一名医院护士长。她喜欢发手机——从文字到语音,已经对阿凯造成了心理负担,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骚扰。为此,阿凯暂时离开书店,名义上是躲避疫情、调整身心。小说采用了超越时空、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将读者领入脑洞
本书散文,均选自余秋雨先生的名著《文化苦旅》、《中国文脉》、《门孔》、《君子之道》、《暮天归思》。
散文对余先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文体,而是社会上典雅人群的一种语言方式和人生态度。即使是大量文学之外的人,也能进入洒脱、自如、美好的散文情态。余先生对自己的笔墨又有特殊要求,那就是:诚恳直白的质朴叙事,叩问本真的天地诗情。由此,在几十年间,写出了大量让人一拿起就放不下的传世佳作,轰动海内外。
其实他的很多学术著作,也都用散文笔调写成。他的那些具有高度、深度、难度的研
《河山传》是贾平凹出版的第20部长篇小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河山传》时间跨度为一九七八年到二〇二〇年,交织记述了洗河等农村青年到西安奋斗的历程,和罗山等企业家起落的经历。洗河从秦岭下的农村到西安谋生,结识企业家罗山,做了罗山马仔。罗山与同是企业家的好友兰久奎一起在秦岭脚下建别墅三栋,派洗河去做保安。别墅是他们忙碌工作之外栖息之地,也是官商勾结、藏污纳垢之所,一时底层人士、商界精英、政治掮客、高级官员纷纷登场……贾平凹以两个代表群体的命运来书写国家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生动
本书分为四卷,分别为:卷一寂然录、卷二慰藉书、卷三孤影集、卷四空山赋。在四卷内容中,诗人张伟锋以云南的山为宏大背景,关注山川草木、自然万物,聚焦人的精神世界图谱,运用丰富的取材、敏锐的感知、朴实的表达等方法,对人类世界的焦虑与冲突、表象与内在进行了整体的观察和广泛的考量。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小说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功名富贵”时的不同表现,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那些不慕荣利、不随流俗、讲求文行出处的人生选择。本书从江南人文、家世生平、儒林写真、讽刺艺术等多个方面,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进行解读。
《黄灿然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入作者1990年代以来,各个重要创作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自我认可度较高的作品200余首。此次再版,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删了三分之一的内容,使得诗集更加丰富、完善。通过这些近三十年来创作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创作历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局部的变化轨迹,以及从整体风格、诗艺元素、想象力方向,到哲思范围、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进化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