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周啸天教授所著的中唐时期诗歌的赏析读本。作者知识渊博,见识深广,他读诗,不是只读眼前的一首诗,而是联系古今,贯通东西,引读者领略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命运他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引用自然而流畅,读者于字里行间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横溢的才气,读来颇感畅快。全书从岑参的“悲壮奇丽”、韩孟的“奇崛险怪”到白居易的“雅俗共赏”“言人之所未言”“歌诗合为事而作”,看中唐诗人如何“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和写实通俗。本书为我社2018年出版作品更名修订再版。
本书是一部研究清代学术思潮与小说评点之关系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三部分:绪论、正文、余论。 绪论主要分析评述了清代的小说评点,特别是清代的小说评点与学术思潮之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廓清了关于“评点”、清代学术思潮的一些基本问题,论证了清代学术思潮与小说评点之间紧密联系的必然性;第二章论述了清代经世致用之学的嬗变过程,及其对小说评点所产生的影响;第三章论述了清代理学的嬗变过程,及其理学思潮与小说评点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清代考据学的嬗变过程,及其考据学风对小说评点的具体
这部散文集的作者是名从军35年的老兵,长期在部队师团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后来调大军区政治部工作。他的笔墨着重聚焦他初入军营时的闽南漳州光明山,将山下连队生活中的一些难忘场景,以纪实的手法,带读者重回金戈铁马、激情澎湃的军旅岁月。
《逆光飞翔》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家温亚军近两年来创作的12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夜发严滩》《石头记》《槐花》等。其中,《驮水的日子》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这些作品既凸显了某些地域特色,又超越、淡化了地域构成的普遍化色彩。
书稿为张佳玮最新散文作品。张佳玮擅长写“吃”,出版过多本以“吃”为主题的随笔集,《尝一口人间烟火》《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无非求碗热汤喝》,很受欢迎。书稿讲述生活经历中的种种“吃”,以及在上海、重庆、安徽、云南等地的关于“吃”的回忆。张佳玮擅长在细碎、庸常的生活细节中,发现人间的温情和趣味,“吃”的背后,是作者对情感、友谊、岁月的理解。 书稿40余篇,15万字。 样稿见附件。
该选题为2024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宣传部扶持十部作品之一。《望山小语》由作者新近创作的90首(组)风格各异的现代汉语诗歌组成。所录诗歌总体上书写民族传统文化、群众生产生活、人文地理等方面的闪光点和独特细节,或写景状物,或抒发情感,或针砭时弊,从不同视角表达个体审美和感受,传递了作者对故土的眷念之情,以及面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而自觉发出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忧患意识。立意新颖,语言精炼而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诗与造句》为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唐诗鉴赏辞典主撰稿人周啸天先生谈论诗词创作之作。“诗始于喜悦,止于智慧。”周啸天在书中广采中西方文艺理论,兼谈古诗与当代新诗,以诗心和佛心来联结诗歌的审美,视域宽广,对各篇诗作品评精当独到,其间既有理论,如谈论诗词创作的题材、意象、比兴、联想、结构、章法、角度、风调等,又有作者本身及其他诗人的亲身创作体验和经验,还不乏审美熏陶和教育。因而读来颇感诗词创作有法可循,有径可走,极具意义。
本书是周啸天教授应出版社之约,专门写作的一本讲授诗词创作的读本。周教授在本书中借用传统文论话语,将诗词写作分为十谈,依次为时序、明诗、声律、骈偶、诗体、语言、词体、曲体、镕裁、知音,为理解方便,各篇另起了一个新鲜的题目,如:诗的本质、不学诗无以言、敬畏新诗、文言的魅力、诗词创作的态度、四声八病与永明体、平仄黏对与律诗、近体平仄格式推导、随心所欲不逾矩、平水韵与诗韵新编等,引领诗歌初学者入门。各篇均可独立成章,读者各取所需,择会心之处读之即可。本书为我社2019年出版作品更名修订再版。<
本书是周啸天教授所著的晚唐时期诗歌的赏析读本。在当下,越来越有一种共识,即诗词美的奥秘不可穷尽,古典的诗词美也需要当代读者以现代意识与现代眼光去审视,从而使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周啸天教授在吸收中国古典诗学精华的同时,如能恰当地以新学科、新方法对古典诗词作进一步研究。本书从李商隐的“沉博绝丽”、温庭筠的“才思艳丽”到杜牧的“轻倩秀艳”,用丽语写悲哀,以心象融铸物象,看晚唐诗人如何吟咏衰老孤独、乡愁羁恨。本书为我社2018年出版作品更名修订再版。
《风起云扬》是作家孙跃先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这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为宏大叙事背景,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了徐州党组织带领徐州人民与反动军阀、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斗争,迎来徐州解放的故事,塑造了孙鲁、郭一民、户秉刚、颜石峰等一批优秀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勇于对敌斗争、不怕流血牺牲、对党无限忠诚、不负人民期望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