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波堂随笔》是作者对儿时的回忆,记录了他在上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三十多篇短文和回忆的方式,通过市井弄堂小人物的悲欢,写出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转折。既有弄堂邻里间的趣事,又有对家人、故人的思念。作者从日常生活入手,洞悉时代特征,笔下流出的文字,寻常巷弄蛰伏着传奇,别具强盛的生命力。行文中更用了不少沪语与俚语“划大水”“长锭”“老虎脚爪”......生动有趣展现了当时上海市民的世俗生态。作者的写作,有直白的叙述,又有大片的留白,给读者大量想像、补充的空间。
度此一生犹如陆上行舟,有人招摇立帆,有人纵身入海。
《招摇过海》是青年作家周于旸的最新小说集。八则故事,八场逃离,在现实的洪流和魔幻的水泽间,盘桓的叙事与诗意的想象编织一场又一场醒不来的梦:鱼腹中藏着海的秘密、老旧腕表持续着呢喃、人类退化成鸟兽、玻璃墙后困兽在抓挠、隐身者遗忘了现身术、下不完的棋局、饮血如渴的扳机,还有那无法告别的落日余晖……我们追逐着遁入孤独的浓雾,淌入时间的泥沼,和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打个照面。
九个月前。那一年八月的尾巴,中北大学又迎来了热烈欢迎一年级新生的时刻。长着一张大众脸的陈迷人没享受到“热烈欢迎”,但体会到了高效——报到的流程,学长们给排在她前面的小可爱翻来覆去讲了五分钟,到她这儿一口气搞定,next,下一个!……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戏剧集, 收入莫言的两部话剧剧本《霸王别姬》和《锅炉工的妻子》。《霸王别姬》以楚汉争霸为背景, 莫言以犀利的语言和颠覆性的叙事, 赋予项羽、虞姬、吕雉等历史人物鲜活的灵魂。爱情和帝业, 两者孰轻孰重? 何谓“真正的男人”? 什么又是“可爱的女人”? 《锅炉工的妻子》以知青返城为背景, 讲述了一个连环嵌套的悬疑故事。
《国家行动》是作者深入现场的采访,用饱含真挚情感的笔墨,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三峡工程历史进程中众多栩栩如生的动人形象,写尽百万移民的隐忍与牺牲,为读者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史上的特殊的国家行动壮歌,展开了一幅国家行动的**画卷。作品曾荣获*国五个一工程奖,也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在*国播出。
《落泪是金》通过作者采用地毯式的采访,以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写,挖掘贫困大学生们不为人知的经历与内心世界,揭示了贫困大学生为走进大学、为生存自救所付出的超常艰辛,以及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坚韧品格,并刻画了共青团希望工程以及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为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而所作的呕心沥血的努力,同时提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并为之作出自己的贡献。
《山神》讲述了被誉为当代愚公的山村老书记,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的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三十六年,绕过三座大山,穿过三道绝壁,开凿出一条长达十多千米的人工天渠,从此碧水长流,干旱贫瘠的山区面貌得以彻底改变的感人故事。黄大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又是一位共产党员。面对自然的严峻考验,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宁愿付出生命也要引来源头活水,他的故事感动中国、感动世界。作品中反映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人生信仰的杰出典范。
《标准与尺度》收集的是朱自清先生复员以来写的一些文章,第一篇《动乱时代》,第二篇《中国学术的大损失》和末一篇《日常生活的诗》是在成都写的,别的十九篇都是回到北平之后写的。本书收的文章很杂,评论、杂记、书评、书序都有,大部分可以算是杂文罢,其中谈文学与语言的占多数。这本书取名《标准与尺度》,因为书里有一篇《文学的标准与尺度》,而别的文章,不管论文、论事、论人、论书,也都关涉着标准与尺度。
《中国歌谣》是五四以来研究我国民间文学较早的一部专著,其雏形为朱自清先生在1929-1931年间的大学讲稿,后经整理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过单行本。作者在此书中从歌谣的释名、起源与发展入手,正本清源,梳理歌谣发展的历史,确立歌谣的分类、结构,研究其修辞,在汲取同时代人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某些研究方法,为这一领域有开拓性的著作。书中,作者广泛收集和引述我国古代和近代歌谣,保存了大量原始文献。
《毁灭》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新诗和歌词。其同名诗歌《毁灭》是创作于1922年12月9日的一首长诗,在朱自清先生的生命史与创作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也是为新诗史贡献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朱自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其新诗突破了旧时代的古典诗歌传统,象征着新时代的开端。他的诗歌独具匠心,意境深邃,极富感染力,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