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丕、曹植被誉为建安文学的领袖和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文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丛书精选三曹代表性诗文80篇,译文别具一格,注释精细全面,鉴赏史论结合,将艰深晦涩的文字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地呈现,深刻展现了时代的动荡和诗人的热望,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汉末社会画卷。
本书是作者近40年来进行中俄文学比较研究的成果结集。作者在1985年攻读硕士学位时开始从事的是中俄文学比较研究,从此之后在相关的领域深耕多年,比较范围涉及批判主义作家果戈理、亚历山大·奥斯特罗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俄国作家,以及对跨学科问题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实践。作者从事俄国文学研究的主导理念是为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建设服务,从本书收入的文章中读者可以更真切地理解中国学者从事比较研究所形成的学术品格。
《现在开始失去》通过一系列精彩而荒诞的寓言式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入探讨了人们在生活的庸常、社会交往、两性关系、精神世界等方面遭遇的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冷漠、卑劣、虚无,同时又以冷静而富有哲思的书写,揭示或提供某种慰藉。
本书以时间为序,以陈宁宁为第一人称叙述,用群像塑造的方式,将华北大平原某城市不同阶层的四名女性,五十年来与命运抗争、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呈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书中的四名女性,以及与她们相关的人物,各有各的故事,又互相交织。她们性格迥异,相依为命,相互成就,抱团取暖。在时代大潮裹挟下,坚守信念,坚持理想,以顽强的生命力,书写着个体尊严以及人性真谛。承载着岁月痕迹,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缩影。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以中央、省、市三级纪委在马边扶贫的事迹为蓝本,讲述了一个生长在北京,在中纪委工作的年轻大学生林修,来到山高风寒的四川马边雪鹤村当“第一书记”的故事。强烈的使命感让林修放下了自己的小梦,以赤子之热忱,与省市纪委的扶贫干部一起,把自己融为乡村一员,身体力行,让脱贫壮举在乡村成功实现。在这期间,林修也成长为一名眉间有星空、胸中有家国的热血青年。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吴君所写的《百年好合》《富兰克恩》《花开富贵》等中短篇小说。该小说集所收录的作品均是以深圳为背景而创作的故事,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腻地刻画了生活在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中人们的百态人生,展现了人们乐观生活、拼搏向上的精神,为中国文学界呈现了一幅别具一格的深圳画卷,为文坛贡献了极具独特性的深圳故事。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夸夸其谈的人》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夸夸其谈的人》讲述喜爱夸夸其谈的贝洛先生的故事。此人常对人吹嘘自己有超能力,能穿越回过去并做出某些改变,比如保护心爱的玩具,拯救危难中的人,甚至因这一能力赢得了国王亲自颁发的奖章。然而,他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比如,战争的爆发,或是女儿的死亡。
本书选文的主题为“诞生”和“童年”,通过对鲁迅《补天》、徐志摩《婴儿》、郭沫若《凤凰涅槃》、萧红《呼兰河传》等经典名篇的解读,表达了对生命起源的思索、体会、追求,以及童年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主要内容包括:像风一样自由;我的乐园;踏雪寻梅去;立秋;这场雪;五点多的清晨;良辰美景;真正的英雄;郭口寻梦;腾飞吧,金牛;我的鱼山情结;“盛丰”盈心;邓庙;曲集之美等。
“林秘书,你大概几点钟回到公司?”“张总,我已经坐上地铁,估计两点左右能到办公室。”闭着眼,脸上带着微笑,正在脑海中品鉴如诗如画水乡炊烟的林城石,被集团公司副总栽张大陆一个电话,拉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