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作家本人的日记整理,属于散文体的回忆录。记录了作家自1970年参军开始,一步步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著名的军旅作家,其间半个世纪的见闻。因作者的职务变动,他的军旅生涯十分丰富多彩,都记录在本书中,包括初上从军路时经历和感受,对军校生活的记录,外派朝鲜期间的所见所闻,香港印象,韩国之游,等等。作者以军旅作家这个独特的视角,不仅记录了见闻,也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兼具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
本书集赏析、研究楚辞为一体。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对楚辞历史渊源的概述,并以屈原作品为重点进行赏析。中篇是对历代楚辞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下篇是对《离骚》《九歌》《九章》全文的翻译和注释训诂。 本书尽可能吸收前人的成果,最大限度地采纳王逸、洪兴祖、朱熹、汪瑗、王夫之等人的成说,尽量吸收郭沫若、闻一多、游国恩、姜亮夫、朱季海的考辨成果,至于歧说,则以按语表明取舍。全书层次明晰,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是很好的通俗读物。
一部散文集。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我曾钟爱的草木光阴》追忆故地故景故事,饱含作者对家乡风物和童年往昔的深情;第二辑《我曾路过的那程风景》回望了他曾留下清晰足迹的那些城市、草原和小镇,质朴无华的记述流露出朴素自然的情感;第三辑《我曾遇见那样的自己》仿佛拓印出一张张不同身份的作者小像,他们是矿工,是农民,是记者,是期刊主编,也是作家;第四辑《曾感动我的那些人和故事》有对母亲的怀念,有对朋友的叹惋,也有对人生导师的感恩。
本小说集精选了作家的百余篇军旅题材的小小说,这些作品尽情书写和描绘军人的精神世界和别样的生活。作品内容丰富,篇幅短小,文字生动流畅,情节感人,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从中透露出的都是几代中国军人那种大公无私,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情操,以及军人之间的深厚的感情,通过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独特的生活视角,反映出军人的独到感受和多味人生。 作家王培静把敏感的触角深入到生活的土壤中,手中的镜头始终对准普通百姓。他的小说,没有无病呻吟之感,使读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真情,烈烈的世情,醇醇的风情,酽酽的爱
本书主要记述上古及春秋时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具有行文典雅,知识点多,全面贯通的特点。全书通俗生动地追溯华夏文明远古的历史源流;回望先秦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重温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波诡云谲的历史故事;再现历史回复曲折的艰难路径;展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原典;补足一般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一知半解之缺失。 全书对历史的走向给以明晰审慎的评价,也对先秦诸子重点思想家的观点和学说给以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评析,并从历史的角度予以贯通,全面展现历史的真
这部书稿是超人气作者桩桩继《小女花不弃》之后又一匠心之作。小说围绕焚天和秦有桑之间的情感故事展开,语言富有弹性,人物刻画经典,作者虚构了一个几千年前的无垠大陆作为背景,虽写虚无缥缈之事,但却呈现了男女情爱之美好,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几千年前,无垠大陆三分天下,圣域魔修偷袭青山宗,尚在养伤的凌山子用嵌有赤莲珠的飞剑贯穿了圣尊的身体,重创对方。那一战,青山宗扬名无垠大陆,跻身顶尖玄门大派,但凌山子关门徒弟——青山宗最年轻的长老秦有桑却被魔修掳走。七年后的一天,圣尊暴毙,她心仪的接班人焚天被
本书是一部基于作者亲身经历构思创作的长篇小说。2015年5月深圳市政协换届,作者任第六届提案委主任,由于市政协延期,整整干满六年。其间,不仅深圳市政协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清单式提案工作法的探索,也有了一个完整过程和完美结局,使得以“清单”为主线的提案工作探索创新成果,更加丰腴饱满。作为一名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作者卸任之后再回首,一桩桩鲜活案例历历在目,于是把提案工作作为主颖主线,创作了这部反映深圳市政协工作的文学作品。
全书由五个部分,即“乡情篇”“风光篇”“情感篇”“感悟篇”“节气篇”组成,收录了作者散文作品100余篇,约300千字。
本书收录了《审判者》《钢琴家》《局》《阴谋》《追光者》《龙虾》《孩子们》等小说作品。
1993年圣诞前夕,留学德国的上海人谢东泓意外淘获八封寄自中国的信,信是二战期间犹太男孩雷奥从河南上蔡寄给他远在德国的音乐老师施密特女士的。信中的内容激起了谢东泓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通过研究信件和在上海、河南等地的探访,犹太男孩雷奥避险中国、避难上海、逃命上蔡的曲折经历层层显现,一个大爱无疆的故事次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