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飞翔》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家温亚军近两年来创作的12篇中短篇小说,包括《夜发严滩》《石头记》《槐花》等。其中,《驮水的日子》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这些作品既凸显了某些地域特色,又超越、淡化了地域构成的普遍化色彩。
本书在梳理、评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唐宋学术思想转型领域内前人关注较少或研究不足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唐啖助、赵匡和陆淳《春秋》学著作考辨以及他们学说思想的经学转型意义,初唐道教重玄学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关联,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洞天福地”的关系,“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及开新学风的士建中、刘敞等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唐宋时期的《左传》学与史书纪事本末体起源的关系。期望经由系列这样的专题深耕,连片成畴,从而更为真切
短篇小说集。《讲白》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起的序言,讲述竹溪的乡村历史,第二部分以娭毑为核心认为,讲述她在村庄里所见证的生活故事,第三部分以嗲嗲为核心人物,叙述他的世界,第四部分为讲白,过渡到第五部分,讲述了乡村职业人,有医生、杀猪匠等等,第六部分闪回,经历漫长的叙事,重溯时间长河。作者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描绘出中南地区“竹溪”的乡村全貌,故事重在表现看似寻常的个体生命的悲欢,以及人性的张扬、膨胀和荣耀。作品的人物原型及细节源于作者的记忆深处,在整体叙述上注重文学性的自由表达。
本书是实力小说家丁伯刚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入六个中篇小说,小说题材或乡村,或城市,从生活的底层和边缘切入,书写人类生命深处的那种伤痛、残缺与无奈,以及残缺生命里的不屈抗争与努力奋进,低沉中爆发的向上力量,书写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感动,爱恨交织的纠结与缠绵,从而凸显人性之中真善美爆发出来的无限光芒。小说语言精准,在字里行间衍生出夸张、变形、撕裂、重塑的强大写实能力,貌似跳跃闪烁的细节,实则处处绵实藕断丝连,读来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本书尽可能让读者系统地掌握格律诗词的必备知识、诗创的基本规则和常用技能,初具吟诗填词的能力。本书还特别强调了格律诗创作与鉴赏的实践性。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示例和练习题目,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格律诗进行情感表达、思想交流等实际应用技巧。这使得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实践、不断提高,最终成为格律诗创作与鉴赏的行家里手。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书籍。它不仅能够满足读者对格律诗创作与鉴赏的需求,还能够让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诗词之美、文化之韵的无穷魅力。
庞统(179 -214),字士元,号凤雏,东汉末年襄阳郡人,刘备帐下军师中郎将。 庞统出生于荆州世家大族,受过良好教育,文韬武略,擅长诡道,精通医术,是个不 折不扣的全才。庞统善能知人,议论英发,多出奇计,言必有中,实为一代英才,可 惜英年早逝,未成大功,令人叹惋。本书从庞统十岁时着笔,讲述庞统的成长、求学 经历,情感纠葛;初入军营,屡立战功,却不被重用;周瑜死后,庞统辅佐刘备,是实 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随刘备一同入川,一路上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后进围雒县时不幸
本书在充分吸收古今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李商隐无题诗展开深入探索。分正副两编。正编八章,主要从界定、形成、抽象性特征、部分解读观点商榷、色彩艺术、整体性结构、阻隔艺术、文化意义八个方面加以探讨。副编主要以李商隐诸首无题诗为对象,加以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新观点。 本书对推动李商隐诗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谢庄(421—466),字希逸,陈郡阳夏人,是刘宋中后期陈郡谢氏家族的后起之秀,也是永明文学的重要先驱人物。谢庄的诗文大多用典繁密、典雅精工、讲究语词雕琢,明显带有元嘉体诗人的创作特色,但在声律上追求平仄相对、句式整饬,部分作品风格亦自然清新,已经有了向永明体过渡的趋势,是最能代表大明、泰始时期这一诗风嬗变的诗人之一。《宋书·谢庄传》记载谢庄“所著文章四百余首”,流传至今的已不足百篇。现存《谢庄集》辑本,以张燮《七十二家集·谢光禄集》三卷本为最早,本次整理即采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天启崇
本书是一本周啸天教授讲授先秦至初唐时代诗词歌赋赏析的图书,包含《诗经》如:周南·关雎、周南·葛覃、周南·卷耳、桃夭,《楚辞》如:离骚、九歌·湘夫人、九歌·山鬼、九歌·国殇、九章·涉江、风赋、鵩鸟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曹操《蒿里行》《观沧海》,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并记》,虞世南《蝉》,卢照邻《长安古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等。从“关关雎鸠”“大风起兮云飞扬”到“不似湘江水北流”,从先秦到初唐,让读者感受中国诗歌之魅力。本书为我社2018年出版作品更名修订再版。<
本书是一本周啸天教授所著的讲授诗教及诗歌赏析的读本。诗教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感。本书通过说诗词、说赏析、说七讲、无一字无来历、因病致妍、古今言殊、赏析示例等几个部分,讲诗词赏析的方法以及如何在诗词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书中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将诗词欣赏的七个层面:识字、知人、论世、诗法、会意、吟诵、比较,娓娓道来,使读者犹如在课堂聆听名师授课,对古诗词及其赏析相关知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培养起一颗文心,读懂诗词作品的个中真味。本书为我社2019年出版作品更名修订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