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大熊猫、雪豹等旗舰物种的保护。随着非典的出现、新冠病毒的肆虐,人们才发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珍稀野生物种,它还包括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禁止等方方面面。本书始于2020年作者们对野味风险和野生动物管理问题的探讨和思考,结合多年的野生动物保护经验,深度探讨了野生动物与人类复杂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恰当态度和行为,并希望借此帮助读者捋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和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建设中来。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应仅局限于旗舰物种,还应该面向所有的野生动物。从环太平洋沿岸至中亚泥泞沼泽,从热带雨林山溪到青藏高原峡谷,历经了百万年适应与演化的水獭几乎占据了全球各样淡水及近海生态系统。在中国,曾有三种水獭分布——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已知栖息海拔最高的欧亚水獭( Lutra lutra),体型最小、集群生活并主食蟹类的亚洲小爪水獭( Aonyx cinereus),以及集群围捕鱼类、偏爱石质水滨的江獭 (Lutrogale perspicillata)。因人类的威胁,原本曾遍布我国的水獭现蜷
平武县素有“天下熊猫第一县”的美誉,与全国其他熊猫栖息地一样,平武的熊猫保护同样面临着来自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行为带来的巨大威胁。虽然国家建设了保护区,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条例,科学家通过保护项目参与保护,为熊猫的保护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但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熊猫栖息地退化的趋势难以扭转。本书通过作者团队从1996年开始,在平武县尤其是王朗自然保护区域周边社区开展的一系列将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的开创性尝试,见证了平武“与熊猫为邻“的故事不断翻开的新篇章。本书将基于平武熊猫保护的一部分科学研
本书可作为广大鸟类养殖者及爱鸟人士的养鸟指南。书中精选了139个品种的观赏鸟、鸣唱鸟、表演鸟及学舌鸟,详细介绍了每种鸟的种类、外观特征、繁殖期、产卵数、雌雄差异、食性、产地和主要栖息地,也对饲养注意事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本书为每种鸟配以高清晰图片,逐一介绍了鸟身体各部位的主要特征,全书以图鉴的形式展现,方便广大读者查阅。本书还对每种鸟的生活习性做了简要介绍,使养鸟初学者能够通过本书了解鸟的基本信息,为饲养选择做好准备。若想对各种鸟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并且希望了解更多的饲养方法,不妨翻阅此书,于
本书对人类演化历程提出了全新的疑问, 也给出了崭新的研究方式和回答。“这是一个侦查的过程,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是一个由考古学记录组成的犯罪现场。和通常的犯罪现场一样, 证据很不完善, 让人激动, 也让人抓狂, 我们的任务就是试图推演出在什么时间, 发生了什么, 以及背后的动机。”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 著名的“邓巴数字”提出者, 以社会大脑假说和时间分配模型为侦破工具, 犹如最敏锐的侦探, 一步一步拼接出人类演化的完整图像。
合成生物学因其所具有的革命式、颠覆式创新潜力,巳经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科技战略高地,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国际竞争。《中国合成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力求综合性回顾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学科定义,界定学科内涵;多方位反映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其促进“会聚”研究的科学意义与提升人类“能力”的战略价值;深人分析该新兴学科自21世纪初创立到今天逐步厘清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瓶颈及社会核心需求,寻求升级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抓住“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开源共享平台蓬勃发展的机
分子细胞科学的发展有助于探索的生命本质,为生命的改造提供更加优化的技术策略,为破解生命科学各学科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支撑。《中国分子细胞科学与技术2035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系统梳理了分子细胞科学与技术的科学意义、战略价值与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并从9个方面研究了其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和重要发展方向,包括:基因组的结构与演化,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与设计,生物分子模块的组装与功能性机器,亚细胞结构的形成与相互作用,细胞类型的区分与确定,细胞命
这是一本能发现动物“超能力”、了解奇奇怪怪的自然知识的有趣小书:谁是动物界的“最强大脑”? 熊猫有几根手指头? 鸵鸟为什么不能飞?企鹅竟然是大长腿?…………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和书同步推出的《隋说奥秘》精品课共51节,每节课3-6分钟不等,由隋鸿锦教授带领读者实地游览博物馆,探查众多动物的奥秘。观看视频,可以更直观地比较动物的大小,搞清楚它们的特殊本领是如何进化实现的,培养读者热爱自然的兴趣。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当前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的前沿领域之一。生物学研究关系到生命与健康保障、农业及粮食安全、环境与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是国计民生、战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保障。《中国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系统阐述了生物学科的科学意义与发展现状,分析学科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生物学及相关分支学科和领域2021~2035年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关键科学问题、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领域,并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药理活性海洋天然产物手册”按照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分为共分为四卷,涵盖了萜类、生物碱类、聚酮和甾醇、脂肪族代谢物、芳香族和氧杂环、肽类等物质种类,全套图书共收集了三千余种海洋生物的8347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每一种物质分别描述了其中英文名称、来源、化合物结构式、基本性状、药理活性及相应的参考文献。 第二卷生物碱对来自海洋生物的2139具有生理活性的生物碱类天然产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适合天然产物药理研究及药物开发的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