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窦警凡《历朝文学史》、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和龚启昌《中国文学史读本》三部书的合集,从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1935年,三部文学史的撰述时间先后共历近40年。 窦警凡《历朝文学史》撰述于1897年,初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真正的第一部由国人自著的文学史教材。全书包括六个部分,分述汉语文化史上的文字、音韵、训诂、经、史、子、集诸内容。 出版于1904年的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是作者依据《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为优级师范生公共科文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为练习文法之用”,
本书隶属“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中国文学史》是葛遵礼所著,全书分十三篇,上起三代,下迄现代,概述各种文学源流,并列举主要作家、作品。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中国文学史要略》是朱希祖所著,全书分六期,以较为纯粹的广义文学观,梳理上古至清代文学的沿革流变,精要阐释集部以外文体的文学属性,有讲义性质。
欧阳溥存所著《中国文学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初版。本书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编,分别以秦、隋、明为断代界限,较为明晰地反映了古代文学发展历程。本书非止于叙论诗、词、曲、赋等文学文体之流变,于经学、史学之文体亦颇有涉及。这与其对于20世纪初风行的“纯文学”观念持有审慎客观的态度、 又曾师从晚清著名经学家皮锡瑞(著有《经学历史》)不无关系。金毓黻曾评价此书:“既具古今之要删,复极文学之能事,读之不忍释手,此亦可诵之名著也。”高丕基所著《中国文学史》,也分为上古、中古、近古、
《新著中国文学史》是一部采用了“纯文学史观”的“纯文学”著作,其中的戏曲内容也反映了这种理念。全书共十编,自先秦迄现代。全书基本上是按“文学性”来定位布局,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四大块,尤重小说和戏曲。胡云翼认为中国文学与政治有着密切而不可分离之关系,这一观点对当时乃至今后文学史体例的编著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本书中,胡云翼对普通所认定的文学史的叙述,抱持谨慎、客观、求信的态度;对于文学史的批评,尽量求其正确,恰合于现代的文学赏鉴观念。
本选题是苏东坡一生的传略,也是作者寻访苏东坡遗迹的游记,还是苏东坡诗词文章的赏析,还是作者跨越千年与苏东坡的对话私语。作者是诗人,也是苏东坡的研究者和追随者。全书以作者寻访苏东坡一生的十余处关键行迹为主线,将苏东坡的政治活动、诗文字画、逸闻趣事等融合其间,用当代诗人的感知方式带领读者寻访一千年前苏东坡的生命足迹。书中配有大量高清图片,包括苏东坡本人及与其相关的同时代及其后的书法、绘画作品和古刻本书影,以及作者寻访过程中拍摄的遗迹现场的照片。这些图片既是对正文的补充,又提供了相对独立的信
本书是作者扈学秋近年来的散文作品集。全书未分辑,大多是作者对生活的点滴记录及感 花》《学会和时间做朋友》等文章,都包括了生活中的插曲乐趣、柴米油盐中的人间烟火 句,都在安抚今天,一篇一篇的文章,都在期待明天。涵盖人生哲理,浅入深出,耐人寻 录着作者的生活时光,也记忆着这个时代。快乐的时光永远都是那么短暂,越是短暂却越 者的生活有所启迪。
这是一部桥梁书,书中神奇的草药婆婆是中草药文化的化身,她无时无处不在,就像开遍世界每个角落的鲁冰花。大地上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都是草药婆婆守护一方平安的灵丹妙药……
来自外省小城的柳成荫(小名荫荫,英文名olivia)25岁生日那天,毅然飞赴伦敦,以期在异国他乡展开新的人生。 岂料自一抵达目的地开始,就接二连三的遭遇各种波折、打击,从工作签证,到合法居留,再到情感依靠,一路可谓困难重重,从而一度坠入黑暗谷底,患上抑郁症。然而,在一次伦敦地铁自杀事件的亲历之后,经由心理分析师治疗后产生渴望自救,从此开始在异域街头每天和365个陌生人拥抱和对话,从而找到了打开自己长年淤积的情感和人生心结的答案,继而开始了自赎自救后走向飞扬人生的心路历程。 小说不仅真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三年来创作的主要作品,包括词、古体诗、近体诗、骈文、现代诗、流行歌词、新填词。具体内容包括:破阵子·雨天;祝英台近·遇桃花开,思人;满庭芳·多伦多夏夜;临江仙·秋雨;天仙子·秋昼阴雨;蝶恋花·春游东湖樱园;菩萨蛮等。
本书稿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书稿共分为8个小辑:“轿顶 “轿顶古韵”“轿顶人物”“轿顶书香”“轿顶回音” 。书稿收录的作品,绝大部分以作 利用业余时间采写的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有对身边劳动者的赞美,有对往日岁月的人生感 讴歌。书稿文字朴实、行文流畅,读来让人感到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