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彦火的散文集,收入散文数十篇,内容包括探访山水、追忆故人轶事等素材,还介绍了作者与文学名家的往来和情缘,集中展 现出作者对不同地域城市文化的思考,对已故亲友的怀念,对亲情和友情的珍重。稿件分为“文化山水”“流动情感”两辑,篇目包括 《十年后的爱荷华》《贝多芬故居》《写给天堂的母亲》《我与金庸》《张充和与她的墨宝》《新加坡的国宝》《我与酒神》等。作者文 风舒缓,笔触细腻,娓娓道来,富有可读性。
彝区民主改革前夕,陈达五率工作队深入龙岗山开展政策宣传,查找红军游击队下落,争取黑彝头人阿尔哈铁下山。外号飞天蚂蟥的大头人阿尔哈铁与红军有过冲突,在囯民党特务的收买拉拢下,顾虑重重。最终在工作队感召下,阿尔哈铁最终站到人民的一边,顺利完成了彝区的民主改革任务。
许道军,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本书着眼于中国创意写作再学科建设、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分文体写作、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方面的进展,以专题的形式收录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新成果,代表着中国创意写作研究的最新进展。本辑共有九个专题:特稿、创意写作理论前沿、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创意写作在中国、国外创意写作前沿、创意写作经典文献研读、创意写作分文体研究、创意写作年度大事记及研究述评、创意写作年会论文存目。本书是中国创意写作研究最集中、最权威读本,本辑可供创意写作研究人员以及关心创意写作发展的各界同仁参考阅
本书即以四部丛刊本《幽忧子集》为底本,以《唐文粹》、《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全唐文》、《全唐诗》等总集校勘,是正文字,搜录异文,辑补逸佚。书末附有《卢照邻年谱》。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昨日》《最好的梅花》《一座山》《一帆风顺》《我能记住的事情》《作为草》《夜宿》《白日梦》等。
《望山草堂诗钞》是清代泰顺诗人林鹗的诗集。林鹗(1793-1874),小名颉云,字景一,号崎崖,后改名鹗,字太冲,号迂谷,祖籍里光,生于罗阳,迁居南院桥下。嘉庆十七年(1812)成为县学生员,同年补廪膳生,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岁贡生。同治三年(1864),受温处兵备道兼温州知府周开锡邀请,出任温州中山书院掌教。《望山草堂诗钞》1858年首次雕版刊行,瑞安翰林侍读学士孙锵鸣作序,共10卷,收录各类古今体诗作748首。2011年被收入清史工程大型文献丛书《清朝诗文集汇编》。本次点校、
作者以自家外孙为原型,通过宝宝的视角,叙述新生儿阶段的所见所闻所想。配以丰富的情感起伏,反映了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全书以纯真的文字、纪实的写法,感性、系统、全面地展现了一个胎儿的孕育过程。既有“10后”的语言习惯和诙谐,还具备了“60后”的唯美、质感和文艺,是两代人的和谐展现,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够从中体会、感悟和汲取作者在育儿中的经验和教训。文中笑点密布,生动俏皮,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用有趣的身边事记录育儿路上的鸡飞狗跳。既有生活,又有对育儿的感悟。语言诙谐,不落俗套。
原本贵为右相之女的夏青鸢,在父亲夏焱蒙冤下狱、夏府被抄之后大病一场,醒来后失去了从前所有的记忆,寄居于远房亲戚家中,受尽欺凌。然而,夏青鸢十八岁那年,命运发生了转机:刚上任为羽翎卫指挥使的大历朝政坛新秀、承袭了镇国公爵位的陆远不远千里来江都,只为迎娶她为妻。 然而天下人都知道,当年陆远的父亲就是受夏焱弹劾才被赐死,陆家与夏家有世仇。陆远此举,无非是记着当年的事,要落井下石,一雪前耻。她想着,横竖都是跳火坑,死在仇家手上,比窝窝囊囊地死在后宅好歹来得爽利些。她万万没想到,新婚当天才发现,
从上东京、入画院,张择端初识汴京繁华,再到被奸人所害,逃亡路上又见百姓生活疾苦,遂逐步坚定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张择端不愿为皇室作画,公然抗旨,甘受木枷之刑,不改初衷,最终画出《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对艺术的追求,达如醉如痴之境界。随着汴京的沦陷,张择端又被金兵掳至五国城,他忍辱负重,给金人作画,暗地完成了《清明上河图》长卷,在爱国之士的帮助下,张择端九死一生,逃离魔窟,终将《清明上河图》带回大宋,且以自身性命为代价,保住了此传世名画。
本书选取了十六位宋代杰出词人的作品,就其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文风以及作者的创作心境,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读。读者在书中会邂逅这些有趣的灵魂一一欧阳修、柳永、苏东坡、李清照……透过他们的词作领略宋词意境,感悟宋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