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履类编》二卷,明代李同芳撰。李同芳为万历朝进士,官至山东巡抚。视履出自《易经·履卦》,有回顾自己生平的含义,是一部自传性质的笔记。
全书分门别类记述了作者自己亲身参与的善迹,分为惇伦、睦族、攻苦、贞教、励节、持廉、守礼等共四十门,六百则。每则自成一体,数十字至数千字不等,内容既有家长里短、人情往来,亦记录官场浮沉、朝堂议事等,并有作者的矜夸自评,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涉及的明代重要人物有张居正、申时行、沈一贯等等。
《视履类编》见录于《四库全书总
王蒙是一个怎样的作家?除了他的作品,读者还可以从《我眼中的王蒙》来了解这位人民艺术家。《我眼中的王蒙》收录了三十余篇他人对王蒙的评述文章,这里既有刘心武、舒婷、贾平凹这样的知名作家同行;也有王山、单三娅等王蒙的家人,还有王蒙在新疆结交的少数民族友人、王蒙作品的编辑、在海洋大学授业的学生,等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过这些人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多面、更立体、更丰富的作家王蒙,为走进王蒙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本书为2020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成果。本书从叙事学角度,借鉴西方互文性理论,研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文本互文性叙事问题,同时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渊源。通过梳理西方相关文献,探究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对话空间,探讨中西互文概念的关系。全书主要围绕文本中意象的营造,人物语言动态意象的互文性,文本中诗词韵文的互文性,以及情节设置的互文性等方面,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叙事文本的审美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各种网络黑产软件以数据共享的名义无偿流入大小黑客手里,引发一场网络诈骗狂潮;与此同时,某高新科技研究所技术屡屡失窃,主管调查人员莫名失踪,多名女性相继丧命。夺命黑客从未露面却仿佛无处不在...... 网警丁杨奉命协查这场网络诈骗犯罪,在谜渊一般的虚实博弈里,他顺着一个似曾相识的黑客痕迹,发现网络诈骗、连环命案、技术失窃之间暗藏玄机。丁杨深入追踪,由此揭开了一个内外勾结破坏国产替代工程的惊天阴谋。
她名校才女,心高气盛;她职场精英,富贵高冷;她貌美怯懦,困顿隐忍;她凌厉傲慢,自恃聪明;她世俗精明,虚荣钻营。……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秉性,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追求,他们都有值得探究的人生,在花团锦簇的背后,也都隐藏着各自的困境。小说里没有一位完美的女性,她们各有各的华彩与高光,也各有各的软肋与坎坷,最初虽然怀抱着乐观与自信,踏入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但几经风雨,几经磋磨,有人断臂求生,有人黯然退场,有人坦然前行,有人放过自己。虚构的小说,真实的生活,细微的体察,犀利的文风,
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
收录史铁生、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沈从文等12位华语文坛文学大家经典作品,精选《秋天的怀念》《合欢树》《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与地坛》等40余篇散文名篇,书写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爱、友情、亲情、勇气和真诚。人生路上,我们会遭遇风暴、挫折与创伤,但别慌张,它终将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和充盈,从而走向生命的辽阔。也许,当我们跨越生活的风暴,历尽千帆,才终于懂得,人间的真正含义是活着。温暖、纯净的文字,读来令人落泪。
急诊是人间的小窗口,也是人性的放大镜,本书以一名急诊新人的成长串联起急诊科里的世间百态。作者将自己的十年一线急诊经历融入作品中,改编真实病例,大胆触碰当下热门的医疗话题,以饱含同情的口吻讲述了求医者背后的悲苦命运,在金钱与生命之间的两难抉择,令人唏嘘不已。同时,本书对当下医疗体制、社会现实的叩问,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尤为引人深思。
本书收录早期代表作《孤独国》《还魂草》, 有表现诗人思辨意识的《行到水穷处》《摆渡船上》, 也有诗人晚年致敬辛波斯卡的《我选择》, 呈现出诗人一生的主题风格流变。
挂云山,位于河北井陉县,与平山、获鹿交界,山势雄伟,妙景珠联,道教圣地,古有华北泰山之誉。本书详述了挂云山六壮士的故事,与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悲壮。1940年秋,四千名鬼子,牢牢被牵制在挂云山下。中队长李恒山中弹牺牲,吕秀兰率领康二旦、李书祥、康英英、康三堂、刘贵子,五位战士,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后,与冲上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弹尽力绝,跳崖殉国,用青春和热血,建构了六壮士辉煌的生命图腾。本书是以真实革命历史故事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还原了五壮士具体的生活和时代场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刻画生动,语言
本书稿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共收录了近二十篇学术论文,主要内容是反映近期国内学界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成果。按照作者的研究主题,全书大致可分“现代论坛”“文学史透视”“文学现场”“中外比较”“台港海外形声”“学术讲演录”“学术动态”等七个板块,反映了近期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信息。书稿中所收文章的作者多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者,或在校博士生。书稿学术性较强,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