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古典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该书不仅塑造了众多形象丰满的英雄人物,同时它也书写了人生百态和社会市井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历代读者阅读该书,提出了很多重要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仍然被当代读者分析、探索和论述。《侠亦侠亦盗说水浒》按照话题分类,分别讲述水浒的历史背景、水浒英雄的思想主题、水浒英雄的钱财观、酒肉观等,作者行文轻松,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力图别开生面,提供富有启迪的思考。阅读本书,有助于提高读者阅读原著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把对原著的思考推向深入。
少年船仔与父亲老欧出海,遇到海难,为海盗池木乡所救,却意外地卷入一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盗捞行动中……文物贩子练丹青,阴差阳错得到几块元代青花瓷的碎片,而后顺藤摸瓜,经友人李云淡钩沉史籍,获知碗礁一带有一艘满载金银与元代青花瓷的沉船,遂召唤“狱友”池木乡组成团伙密谋盗捞……元末明初之际,闽人陈秋生赴安南经商。在得知故乡饥荒时,陈秋生冒着巨大的风险,嘱其子将红薯藤带回故乡,拯救乡民。明宣德三年,陈氏携家眷、金银、元青花瓷返乡,不料遭遇海盗,陈氏毅然决定沉船……
本书由清词研究专家马大勇、赵郁飞撰稿, 相对于已经出版的一些纳兰词选本, 有比较鲜明的特点。首先, 本书收录纳兰性德的所有词作, 底本采用《通志堂集》本, 参校其他刊本以及当代整理本。其次, 撰稿者对纳兰词作全面注释和详细评析, 尤其在评析部分, 融入了撰稿者多年研究纳兰性德以及相关清代和近代文学、文化的学术成果和心得。
这本书写了九个月,酝酿的时间,前后却有十六年。我的实地采访,意外地打开了钱秀玲救人之外的故事线索,特别是她堂兄钱卓伦及其子女未被人知的故事,其本身,就是荡气回肠的篇章。
本书主要创作于近两年,诗人观察自我,观察日常生活,更观察个人在历史和文化中的位置,写下的诗歌,从内容上看,充满了历史、现实和个人三个维度。从风格上,苏宁是一个偏重于理性的诗人,她对生活中的细节,对感受性的东西,并没有投注更多的注意,而是以其系统性的思考,以其立足于人文、历史、哲学的思辨,去观察日常生活,所以本书有很强的思辨性。
本书真实记录和还原一个诗人从繁华的都市回到厂阔的农村,用两年的亲身的经历,怀文学的情怀积极投身工作之中的所见、所闻、所动、所悟。诗集分“去哀牢山”“过寒。山诗”“多年以后”三个小辑,分别书写诗人对祖国大好河的情怀和对父老乡亲的挂念。三锋的作品结实、开阔、自然,既有起伏的命运感、生存自审,又有介入现实场阈和时代情势的情怀、骨力。无论是向外的凝视、行走、争辩还是向内的冥想、盘诘、独语,他总是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诗人的真切、真诚、真知。
本书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山中有白云、美人瘦、与亲书、草木间。具体内容包括:梁王山看云、过万马河抵金沙江、梁王山的鹅卵石、在羊岔街南溪老林、野生的美好、野樱花、清明.飞来寺躲雨、翠竹庵.遇小谷雀、老虎山摘茶、在梁王山、好酒而已、在团瓢、讲故事的人等。
本书是甘肃诗人武强华的一部诗集,收录诗人2016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一百余首。诗集以作者的故乡大地为背景,从日常的细节中挖掘诗意,反映现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既有女性的细腻,又有着西部特有的辽阔与粗犷。本书的视角开阔,在自我呈现和观照他者方面,同时进行。诗人有意向深处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光辉处,注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和其他众生真实的爱恨悲欢,抒发了既是生命个体也是广泛群体的真切生命体悟。书中还有许多记游诗,河西走廊,杜甫草堂,文成百丈祭,诗人有比较强的将外在自然风景转化为内心图景的能力。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和诗歌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情感,生动的刻画,流畅的叙述,真实地再现了他们那代人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诗歌部分,作者围绕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一年四季变化展开抒情,文字优美,饱含深情和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
本书是“中华诗文选读丛书”中之一种,选取五代蜀主孟昶以来294副对联进行赏析解读。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进行创作的一种民族文体,讲究对仗,平仄协调,从古至今留下数不清的杰作。本书正文由原文、联话、解读三部分组成,解读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从创作背景、创作内容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阐释,有效帮助读者了解和欣赏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