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K2 中国史】 分类索引
  •  遥远的帝国
    • 遥远的帝国
    • 胡刚 著/2024-2-1/团结出版社
    • 该书是一本研究19世纪初期英媒对晚清社会变革报道与评论的历史类学术著作。作者先是从早期中英关系的历史出发,回顾了15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期英人有关中国认知的历史流变。20世纪初期,清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危机的情况下,开始迈出了改革步伐。英国主流报刊关注到了当时中国国内的变化和新气象,并进行了连续性跟踪报道。该书稿的重点内容就是梳理、分析这些报道,并得出结论:英国有关中国的认知,总是试图契合英国政策制定者的相关政策,并为英国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提供舆论和文化心理上的支持。

    •   
      ¥38.50¥70折扣:5.50折  当前库存:6
  • 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
    • 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
    • 孙敏/2024-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山市龙瑞村为个案,通过考察不同市场环境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适应,探讨集体经济及其组织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当代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集体的“统”与个体的“分”这对基本矛盾推动着集体经济不断进行自我调试。 集体经济的变迁与选择展现了“农民集体”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自我延续、自我发展的建构方式和调适能力,这一过程即“集体再生产”的过程。本书尝试在集体再生产的过程中,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民集体”与集体成员、地方政府、区域市场以及土地资本

    •   
      ¥56.74¥98折扣:5.79折  当前库存:16
  •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研究
    •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研究
    • 张继刚/2024-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但秦政权缺乏可以依靠的社会势力的支持,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新贵族(同姓诸侯王)、功臣集团,弥补了汉政权的中坚社会势力。武帝之后,汉政权通过独尊儒术、察举制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各种社会势力逐渐融入到政权体系之中,地方豪强大族、文吏、士人甚至一些贫窭者都实现了向士大夫的转化。至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大夫既在朝廷为官,掌握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并且是汉王朝忠心的支持者

    •   
      ¥58.80¥9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4
  • 国民政府全国粮食管理局研究
    • 国民政府全国粮食管理局研究
    • 王荣华、郑王荟/2024-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主要内容。以全国粮食管理局的建立、发展、裁撤为主线,探讨其成立前的粮政机构,分析其成立背景;以全国粮管局成立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及其各项政策为主,分析其与抗战局势变化的脉络,以粮政制度变迁及其实施为主要线索,考察其各项制度在中国粮政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战时各项措施在不同省份实施效果与人民接纳程度,考察其粮政推行及其服务抗战总体目标的大局观念。 2.主要建树。首次对国民政府粮食管理局这一机构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梳理了国民政府在战前及抗战初期的粮食机构、粮食政策;深化国民政府政治机构的研究。 3.

    •   
      ¥80.48¥139折扣:5.79折  当前库存:1
  • 和谐共生: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研究
    • 和谐共生: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研究
    • 杜香玉/2024-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全面总结了云南生态安全治理的历史经验,重点挖掘了历史时期西双版纳生态安全的演变态势,系统梳理了历史时期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历程,深入分析了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系统提出其治理的持续路径,并探索总结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的实践主体、方式、手段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构及转型,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面临着生态环境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不健全、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生态安全治理理念存在缺陷等现实困境,亟待于创新治理的理论模式、制度模式、实践模式。为此,应当建立健

    •   
      ¥66.64¥98折扣:6.80折  当前库存:1
  • 中书学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 中书学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 高欣/2024-2-1/中国书籍出版社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视角,从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入手,重点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双创)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原则与内容、遵循的规律、机制与途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等主要内容。立足理论与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   
      ¥43.00¥86折扣:5.00折  当前库存:12
  • 新编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
    • 新编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
    • 张芹玲主编/2024-2-1/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注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突出切实性、传承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特点。全书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从社会实践的具体需要出发,主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植根的土壤、传统人生观、古代文学、传统戏曲、古代科技、书法服饰、节庆礼仪及饮食文化等内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多种文化形态生

    •   
      ¥34.24¥42.8折扣:8.00折  当前库存:3
  • 读史与观心
    • 读史与观心
    • 张元著/2024-2-1/花山文艺出版社
    • 本书内容选自张元老师公众号“张元谈历史话教学”中有关《资治通鉴》的文章,共计30篇左右(以及张元老师曾在中华书局学术论文集中的学术论文一篇)。每篇文章都对《资治通鉴》中某些耐人寻味的历史镜头进行了细节解读。

    •   
      ¥38.35¥59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10
  • 魏晋南北朝《尚书》学研究
    • 魏晋南北朝《尚书》学研究
    • 程兴丽 著/2024-2-1/人民出版社
    • 书稿在前贤时修研究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与《书》学有关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全面辑佚《书》学材料,从中勾稽魏晋南北朝《书》学的特点,发见魏晋南北朝学术史上的争论及其表现,并探究这些争论的原因及影响。在材料辑佚的基础之上,系统梳理魏晋南北朝《尚书》版本传承和注疏传承,并对其中重要版本或涉及版本的《书》学公案予以研究。另外,作者对魏晋南北朝《尚书》学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对王肃《书》学的研究、对孔传古文《尚书》的研究、对陆德明《尚书释文》的研究,等等。

    •   
      ¥97.50¥150折扣:6.50折  当前库存:1
  • 重构契丹早期史
    • 重构契丹早期史
    • 苗润博 著/2024-2-1/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今人所见契丹早期史实为三重滤镜下的图景:中原史籍立足华夏本位而塑造的他者形象,契丹王朝出于权力意志的自我建构,后世史官将前两者拼合、掺以己见而形成的线性追溯。三者层累交叠,最终折射出的光影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反映着过往的真实?本书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源流的批判性分析,透过权 威经典文本的缝隙,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力图呈现历史叙述复杂多元的生成衍化过程,发掘出此前罕为人知的历史情境与学术议题。借此典型个案,可望对中古民族史的研究理路加以新的反思。

    •   
      ¥38.98¥88折扣:4.43折  当前库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