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标准可以按照科学的原理、历史的真实来进行,也应该按照审美的感受、社会法律的要求来进行,这些都需要遵循文学批评的常识。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具有一种崭新的批评范式,与我们当前的文学生活也息息相关。本书从十七年文学中的理念原则、十七年文学的典型人物塑造、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否定性话语、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等四个方面透视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范式的建构,力图构建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
《明月陪》全书共五卷,收录李海洲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并附有两篇对李海洲诗歌的评论文章。书中收录作品大多以组诗形式发表在《人民文学》《作家》《十月》《山花》《星星》《诗歌月刊》等国内重要文学刊物上。作为中国70后的代表诗人,李海洲的诗作以唯美高贵、哲学语境、想象力奇诡、诗质高雅等著称,在题材的开拓、语言的表现手法、文本创作等方面对当代诗歌有很大贡献。
书中包括《少时乡居生活图》《红橘遗枝记》《熊耳夫人的身体》等在内的多首诗作,被评论家称为只有诗人中的诗人才能完成,体现了
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的惊雷登场是一次集体性诗歌爆炸事件,在多元化时代语境中日益繁盛并不断完成诗学省思,在性别与超性别写作、日常经验和潜意识表达、智性对现实或历史的介入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并与当代思潮和世界诗歌形成对话与互动。本书选取灰娃、郑玲、舒婷、王小妮、翟永明、蓝蓝等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女诗人及其代表性诗作进行研究,以点带面,勾勒当代女性诗歌的动态发展历程。本书立足多元文化场域,细剖文本肌理,通过显微镜式的经典诗作细读,勘察女诗人如何高扬女性的主体意识,书写个体或家族的命运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性格迥异的陈龙、黑皮、李刚三个同村发小在小学没毕业时就各奔东西,但他们后来不断有交集并且互相鼓励。陈龙坚持上到大学且在毕业后志愿到陕北支教实现人生价值,黑皮还没熬到小学毕业就辍学放牛,天资聪颖的李刚在初二时因为迷恋游戏机而荒废学业,后来在老婆的帮助下,李刚通过承包生态园发展为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物。小说通过描写三个人不同的命运走向,折射出社会变迁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具体生活,细腻而富有质感。
《草色遥看》是一本诗歌集。作者主要以细腻的笔触和视角,展现对成长的这一片热土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诗集共有五辑,辑一,隐秘的独舞;辑二,旁观的花朵;辑三,宽阔的河流;辑四,潦草的异域;辑五,婆娑的草木。本书涵盖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情,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勾连在一起,从小我出发,以小清新,小别致的文字,寄寓大自然的万千现象,把生活最美丽的,最发光,最悲悯的诗篇献给其所生活的这一片热土。通过作品希望更多的人感受到诗歌给予生命的力量。诗集思想健康,内容丰富,语言清新,结构严谨,反映了
本书为散文、随笔和短篇小说的文艺合集,分为《眼有所见》《脑有所想》《心有所悟》三个部分,收入作品70余篇,共20余万字,这些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的人生历练、成长记忆、生活思索以及旅行见闻为切入点,丰富细腻,富藏真情实感,蕴含人生哲理,读时朗朗上口,读后引人共鸣。其中大部分作品在《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及《青春》等各类刊物以及“人民号”、“紫牛新闻”、"金陵作家”等网络视频号上发表。品尝作者的诚意之作文字,是现代快节奏社会中不可多得的悠闲时光。
《生活就是哈哈哈》是青年作家大橘猫联合高人气漫画家姑苏阿焦倾心编选的、送给困惑、迷茫和焦虑年轻人生活的解压自救指南,共收录238条文字以及多幅温暖治愈的插画,内容涵盖老子、庄子、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东坡、王阳明等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有名言、有诗歌,有偈子,有故事。文字短小精悍、好读有趣,甚至一句话就能让人心情豁然开朗。这些插画纯真中透着清醒和悠闲,带你在烟火俗常中找到细碎的可爱,过松弛、快乐的人生。
散文集《镜海回澜》分为四辑:《港澳人事》《城市风情》《外国见闻》《澳门故事》,集中收录了作者五十多年来创作的代表性作品。本书对澳门的历史故事进行详细描写,细致描绘了澳门的独特之处和特色所在,可谓一部了解认识澳门的文学读本。
2025年是左联成立95周年,上海鲁迅纪念馆特设“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主题,收录了学者们撰写的鲁迅参与、引领左翼文化运动,以及左联成员和左翼文化组织的相关研究。其他主题包括“鲁迅生平及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辩证”“读书杂谈”灯下漫笔”等主题。研究者们从鲁迅作品、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以及围绕鲁迅的人等话题,运用文学分析和历史考证等方法,分析出独到的见解,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鲁迅和中国近现代文学。
王啸苏编辑的两大本线装文稿《疏庵藏牍》收录了清末民初中华学界的珍贵信札二百余通,寄信人有王先谦、梁启超、王国维、杨树达、马宗霍、王礼培、王渭贤、胡元倓、何衢、赵启霖、杨德鄰、曾家溉、郑沅、郭沫若、刘永湘、刘永济、徐桢立、曹典球、方权章、钱次郇、黄兆枚等。收信人多为王啸苏,可见此批信札是从王啸苏家里流出而散落到市场。书稿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吕文芳收集、周亚平整理,汇为一册。信札手稿原件影印,按照作者生平先后顺序排列,生卒年不详者排在最后。手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