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家周生祥继出版《跨界》《天候》等长篇小说和生态散文集系列五卷本之《润物》后又一部生态散文集。《润声》是作者从近些年作品中精选的100个小故事,以作者居住的小区为背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生活在这里的香樟、银杏、枫香、沙朴、桂花等植物之间发生的趣味盎然的故事,植物能讲故事、猜谜语、做奥数、玩游戏。将植物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树立了众多个性鲜明的植物形象。本书从一个小小的植物园为切入口,以小见大观照社会现实,以贴近生活的立场,深描生态环保建设的变迁、新农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三十年来的100余篇文章,内容分为绽放生命、学习路上、四季风雨、杏坛清风、故乡情深、旅行小记、子芽要:快评、情韵依依、相见恨晚、磅大地、汉语之美、史可鉴心等十二个部分,收录了作者近三十年创作的散文随笔一百余篇,表达了作者深挚的家国情怀、教育情思,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文学的感悟等。
书稿收录了作者收集整理演绎的32位淳安历史人物。通过人物描写映射出淳安县的文化风情。淳安的文化也好,文脉也罢,核心因素是人物,是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轨迹,这些人物的活动轨迹反映了不同年代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淳安历史的32张面孔》一书写的就是远至唐代近至民国,淳安各个历史时期的32个最能代表淳安文化的历史人物。从历史文化、特色风情进一步宣传推介淳安县,提升淳安县文化自信,具有广泛的地方特色文化普及教育价值。
本书是“老城记”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反映现代成都城市风貌的散文集,收录了李劼人、老舍、张恨水等十余位现代文化名家所作优美近四十篇。全书按内容分辑,分别为“天府印象”“浮生半日”“川游杂记”“蓉城史话”等,重点呈现了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百姓生活、文化特征等,是我们了解20世纪成都历史风貌的有益读物。
这是著名作家罗伟章最新的一部中篇小说自选集,收录了《镜城》《逆光》《将近两千年前的一桩悬案》《从第一句开始》《白岛》《名人》,除《白岛》外,其余几篇作品都创作于2020-2022年期间并发表在《钟山》《十月》《北京文学》《花城》等文学刊物。罗伟章的中篇小说创作彰显出他强大的文学创作能力,他的中篇作品较多关注底层民众苦难生活,对普通人的人生困境进行真实描摹,凸显出强烈的批评精神和深切的同情。
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一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
《边城》精选精编了沈从文的小说名篇《边城》《三三》《萧萧》《虎雏》《月下小景》等共十一篇。《边城》为沈从文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34年,《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
本书对胡仁乌力格尔的起源与形成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阐明汉文小说对胡仁乌力格尔生成的影响以及其间内在的亲缘关系,阐述胡尔奇的分布类型、传承谱系进行了阐述,梳理胡尔奇流派脉络,总结胡仁乌力格尔说唱的艺术特征,论述胡尔奇的地位与贡献,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分析了胡仁乌力格尔的情节、人物形象等诸多方面,进而揭示其美学价值,并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观和全球化冲击与挑战下探讨胡仁乌力格尔的保护和传承,从而实现对胡仁乌力格尔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书以两汉时期谣谚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梳理历代文献,对这一时期谣谚作品的本事、出处、数量、类别进行了摸排,分析了谣谚作品多样的形式、内容、风格及其艺术表现力,考察了汉代谣谚的地域分布、不同类别作品的传播范围。通过分析汉代谣谚运用的场合与方式,对汉代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下层民众、文人儒土、太学生、朝廷官员及谶纬家、政治活动家运用谣谚文化的情形和动机进行了探讨。从传播的方式、载体和变异三个方面对汉代谣谚复杂的社会传播情况进行了考述;从谣谚艺术本身的发展与完善、官方相关政策的
本书是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全体教师(含五年内退休及调离的教师)的论文代表作合集。绝大多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发表的论文,而尤以近十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为最多,基本上反映了本学科同仁们最新的研究状况以及所达到的水平。现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和文学批评史四个研究方向,将论文作者依照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加以编排,同一作者的论文集中编排在一起,而同一方向的作者,则按年龄进行序次。
《茅盾研究年鉴(2020-2021)》系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袂主持的大型系列文献之一。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本年鉴全面呈现了茅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凸显出最活跃的茅盾研究队伍的弘毅身影,精心遴选出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论著、论文,以及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的要目索引,梳理了2020-2021年茅盾研究大事记,为文史专家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重要资料,以便更好地传承茅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