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是青年作家杜梨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七个现实与梦幻交织的故事。面临生育焦虑的建筑设计师与家暴受害者在时空缝隙中相互救赎,失独夫妇与精神疾病少女走街串巷寻找丢失的猫咪,北漂女说唱歌手拼命逃离原生家庭上演嘻哈反击……这些看似平常、普通的人物,实则每天都在向生活的湖水投石子,泛起涟漪。他们如同现实社会中的一颗颗螺丝钉,渺小却有着独一无二的螺纹与岁月磨痕,默默抗争命运的无常,渴望找到一个小小的灵魂安放之处。
王蒙年少有成,19岁就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崭露头角,22岁因发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在文坛名声大振。此后,王蒙赴新疆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2015年,王蒙以八十岁高龄完成的小说《这边风景》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本书通过介绍王蒙的成长与创作轨迹,带领读者了解他的人生与作品。 目录: 第一章 辗转他方皆有情 一、俺是龙堂儿的 二、我的记忆里没有童年 三、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 第二章 时代记忆的
在十三年的漫长时空里《故事新编》是“如何写”成的?对此问题的求解只能立足可能的思考。在“于中国有益”的庞杂翻译中,鲁迅“学下去,站起来”的不懈努力贯穿始终;融会诸种文体(诗歌、小说、杂文等)实践,鲁迅重建了一种悖论式语言景观;通过“以庄化尼”和“援俗入史”,鲁迅书写了他眼中活的中国史。《故事新编》是以鲁迅逐渐“忘了努力”的方式表征自由的作品。虽然最终结篇,但正如竹内好所说,它是作者“未果之梦迹”。
《沉烟》是一部集人文情怀、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为一体的长篇小说,以画家艾目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他在高校学习绘画的经历,被分配至较偏远的兰州工作后,与苏州一女子相恋却无疾而终,携手孙同学步入婚姻殿堂,体会一段甜蜜生活后又遭遇各种打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绘画,在艺术与生命的交融中,迎来了新的希望。时间跨度近百年,囊括艺术真谛、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各色人物的生存状态、命运走向等,涵盖人生观、艺术观等话题。
小说旨在反映一代知识分子对理想的坚守,对艺术的独特体察与不懈追求。
本书是小说作者辽京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模特》《我要告诉我妈妈》《新婚之夜》《看不见的高墙》《一个人的罗生门》5篇小说。2019年以精装形式首次出版,此次为再版。
本书汇集了五十多位现当代作家对瓯海的书写,展现了瓯海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山水之美。作者包括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各省作协主席、副主席,如:李秀龙、汤养宗、任林举、李辉、乔叶、穆涛、陆春祥、邵丽、李浩、许晨、江子,等等。书中展现了瓯海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例如泽雅纸山、塘河、仙岩寺等,以及谢灵运、朱自清、琦君等文化名人的足迹。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发现运河,分别写对运河沿岸的古城镇、古建筑、风景里的文化发现;第二部分写运河的历史文化,分别叙写运河沿岸的古代人物、文化名人、运河故事的文化传承;第三部分写运河新生,分别通过运河的现当代抗争精神、运河的整治与新生来写运河文化的发展。
本书稿为作者多年来游历世界各地的游记,情境描写生动,文化解读深刻,趣味性较强。三十二篇游记融文化、艺术、历史知识于一体,记录了作者彼时彼地的经历和感受。全书分为神州漫游(八篇)、亚非探胜(九篇)、欧澳掠影(八篇)、美国印象(七篇),每篇文字配以精选的作者拍摄的200幅左右艺术摄影照片(部分图文已在《明报月刊》《信报月刊》《旅游世界》和《相机世界》等期刊发表过),与文学、旅游、摄影爱好者分享世界各地的风情和文化。
这是一部探识周原故事,回望中华传统文化根脉,关注周原当代发展的长篇小说。作者借用风先生作为见证者和代言人,自由出入于周原的山山水水、历史人物和历史遗珍,以54个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故事,描绘了周原农耕文明、家国制度、文字文学、哲学文化的发生演进图景和当代发展画卷,勾勒出一方古老而新鲜的周原。
本书是一部旨在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再现山东青州农民工匠抗战英雄事迹的长 篇小说。小说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记叙了以李铁匠为代表的民间工匠在尹先生、秋振山等共产 党人的引领和感召下,于民族危难之际团结带领身边爱国热血民众,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洪流, 与日寇、日伪军和汉奸顽强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小说对李铁匠从被反动派迫害后觉醒到 决心为革命献身,逐步成长为八路军钢铁战士的心路历程,作了细致的刻画。书中塑造了一批革 命意志坚定、血肉丰满鲜活抗战英雄形象,并对传统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