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适应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而编写的教材,本书分为五篇:第1篇制图基础(第1~3章),主要培养看图和绘图能力;第2篇机械制图(第4~6章),主要培养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第3篇常用机构(第7~9章)主要培养识别常用机构和进行简单设计的能力;第4篇机械传动(第10~12章)主要培养机械传动的选用方法和简单设计方法;第5篇轴系零部件(第13~15章)主要讲述轴系零部件的简单设计和绘图方法。
本书阐述了现代机械制造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全书共包含五个项目,分别是导柱的加工、导套的加工、冲压模座的加工、冲裁凹模的加工和注塑凸模的加工。每个项目包含五个任务,具体介绍多工序复杂零件加工中所涉及的机械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原理,机床、刀具、夹具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工艺规程设计等知识。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用书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及相关领域的培训教材。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项目化教材,教学内容共涉及13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若干个任务来驱动。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技术的认知、液压传动基础、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控制阀、液压系统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及故障分析、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气压传动系统的认知、气动元件、气压传动基本回路及应用实例分析和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使用及维护。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供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中等专业学校的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企业
本书是按项目教学法、任务思路进行编写而成的。编写时,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编写思路新颖,结构完整,设计合理。本书由9个项目组成:交换齿轮架平面图形的绘制、简单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轴套类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轮盘盖类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箱体类零件图绘制与识读、叉架类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标准件与常用件的图样绘制、千斤顶装配图的图样绘制、齿轮泵装配图的识读。全书内容以启发、引导为主,辅以网络视频、课程资源为补充,实
《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 第2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的编排顺序与主教材对应,用以巩固所学知识。《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 第2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增加了部分拓展练习,用于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于光明主编的《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第2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所选题目既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性,既有传统题目又有创新题目,内容广泛,难易适当,教师可根据需要取舍。 《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
本书针对机械系统动态信号的复杂时变特点,系统介绍典型复杂非平稳信号分析理论方法。章节安排由浅入深,写作力求易读易懂。内容包括机械系统动态信号的复杂非平稳特点和研究进展、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复杂多分量信号的自适应模式分解和瞬时频率计算方法、复杂多变信号稀疏表示的原子分解和字典设计方法以及结合滚动轴承和行星齿轮箱实验数据与水轮机和风力机现场测试数据的典型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本书讲述了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全书共11章。第1~8章为经典控制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和频域中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了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及设计校正方法,每章均有工程实例分析;第9章为离散控制系统部分;第10章为现代控制理论基础部分;第11章为智能控制理论基础部分。
全面介绍VXI总线规范、VPP规范、IVI规范和PXI规范的基础上,对于基于VXI、PXI及数据采集的虚拟仪器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做了详细的论述。本书共分6章。在介绍每种虚拟仪器系统时,都详细论述了系统集成的方法并给出院一些应用实例。在介绍虚拟仪器软件开发时,则着重描述了基于LabWindowsCVI集成开发环境的初级编程和高级编程技术。全书内容系统、全面,论述乘法,密切联系虚拟仪器与自动测试应用的实际。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测控技术、自动控制和仪
本书是精品课程“机械零部件识图与测绘”的配套教材,是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而编写的,旨在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全书共设置了11个学习情境,主要内容包括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特殊类等零件的测绘步骤及方法,并对机用虎钳、齿轮油泵、球阀、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等典型部件的测绘方法及要领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述。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职技校的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学者参考。
本书是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书中阐述了目前车辆中普遍使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和结构组成。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液压系统的基础知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汽车液压悬架系统、汽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发动机共轨系统、汽车起重机与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本书为高等院校汽车工程类(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成教等汽车工程类专业教材,同时还可供从事机、电、液一体化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