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词学以词话、词选、词籍序跋、论词诗词、论词书札为主要文献载体,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词学群体、词学流派和词学思潮,出主入奴,聚讼纷纭。本书以“严整之科学方法”和“客观的精神”对词这一文学体裁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全书分为上、下二编。上编论词之本体,即从文体角度介绍词的起源、调名、小令与长调、断句、平仄、发音、换头煞尾、慢近引犯、暗韵、衬音、宫调等;下编论词之技术,即从创作角度介绍词的写作技巧。本书扬弃并发展了王国维、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开始自觉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客观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赋学专著。其内容详古而略今,论辞赋之源流,品评名家名作,兼考证辨析。《纲要》分十五章。首章总论辞赋的渊源与分类;以下十四章分论先秦、西汉、东汉、魏晋、六朝、唐宋辞赋,提纲挈领,分析简明。陈去病是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他一生潜心诗文与乡邦文献,除了潜心研究诗学以外,对辞赋的由衷热爱也让他走上了大家之路。本书关于辞赋的论述虽然不及全面的赋文学发展史,但正如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一样,该书观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集中凝练阐述了辞赋发展的过程和文学特点。
《诗言志辨》为朱自清先生诗论专著。爬梳上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下至汉代的“诗教”说,从“比兴”到“正变”,贯穿四条诗论发展的历史。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朱自清在书中引用大量诗篇及诗论原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清隽,论证缜密,公认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作。《诗言志辩》是对“诗言志”这一概念流变的梳理。全书行文平稳妥帖,不矜才使气,无惊世奇谈,但每每从小处见大气象,从波澜不惊中得到精凿不移的真知创见。运用史的方法细致严谨地展现了”诗言志”内涵和外延的变迁,将
本书旨在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研究框架中,重新梳理《红楼梦》中的礼文化。在这个全新的叙事空间中,研究者运用文本细读法、实地调研法和跨学科阐释法,不仅以茶、酒、云锦和器具等实物为依托,考察了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文化中的礼数,以古鉴今;而且还把《红楼梦》中的年节风俗和行医看病等制度性文化也纳入考量,以此考察古往今来的移风易俗,考察中华礼仪文化之变迁;最后还通过宝玉抗礼三部曲对《红楼梦》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进行深度挖掘。
本书是一本红色历史小说。20世纪20年代的滕县,许多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研究和实践行列之中。1929年,在北平平民大学、朝阳大学、曲阜二师和兖州甲种农业学校就读而受到进步思想影响的王临之、李淑铭、李景黄、刘炳文等进步青年回到家乡滕县,于1930年春在滕县南门里路东创办了一处书店,取名为“国民书店”。书店开业之后,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出售红色书籍和社会科学方面进步书籍的指示,在经营中秘密销售进步书籍。国民书店的创办及其经营活动,在滕县广泛传播了马列
本书是一部红色历史小说。运河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整合当时活跃在鲁南苏北峄、滕、铜、邳两省四县多支抗日武装,于1940年1月1日成立的正规部队,起初就有1500多人。运河支队转战在鲁南苏北两省四县交界广泛地域,历经大小战役数百次。《运河儿女》截取其中精华,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以运河支队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为主题,塑造了巾帼英豪梁瑾侠的形象,并以其成长为主线,串起孙竞云、朱道先、邵剑利、胡伯勋、王金凤等众多抗战英雄故事,热情讴歌“敢于在鬼子头上跳舞”的鲁南运河儿女。
本书以文学的笔触,还原中国共产党人新疆革命斗争中的历史真实。本书着重还原陈潭秋烈士临危受命,提供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新疆代表,带领在疆共产党人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新疆大地上的光辉历程,刻画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一批革命烈士鲜活的人物形象。
贺敬之是新中国政治抒情诗代表人物,《回延安》精选了贺敬之的三十六首诗作,创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收入其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包括《十月》《雪花》《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行军散歌》《送参军》《回延安》《又回南泥湾》《西去列车的窗口》《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等。同时收入其经典歌词作品,如《南泥湾》《胜利进行曲》《平汉路小唱》等,以及诗人晚年所创作的古体诗《谒黄陵》《登延安清凉山》《咏南湖船》《游黄山感怀》等。
本书是关于苏轼诗歌注本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以文献考证与文学阐释结合的方法研究宋代苏诗注本,有开有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宋代苏诗注释的共性与不同注本的个性,试图在宋代诗学和注释学的背景下,集中讨论现存的三种宋代苏诗注本,既考察其版本情况、注文来源、注家身份、编排体例等文献学问题,同时分析其注释特点、阐释方法、与宋代诗学的关系等诗学阐释问题,亦关注其在雕版印刷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南宋社会有关编刊传播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研讨,本书致力于揭示宋代诗歌注释的时代特征以及苏诗注本注释的共同
东亚女儿在这个世界的独自冒险家庭内部:父亲缺席,与母亲混沌共生。黏糊糊的爱里为什么总夹杂着伤害?家庭外部:三姨夫的拳头里有糖果,也有落在三姨身上的拳头雨。他们为什么不离婚?网络世界:人人都顺着网线爬进去表演,某一天,她也尝试敲下自己的开场白。越安静孤独,内心越纷扰……-承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母女关系的女性书写,《我周围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成长,勾勒出几代女性群像,试着勘探母女关系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