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暮色”系列,通过“我”身边的亲人正在经历的一些事,折射普通人的暮年状态,表现年老之后面对的人生境遇;第二辑“尘光”系列,呈现代际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外物之间的微妙复杂纠葛,真实流露受到各种考验的人心中那小小的狡黠和莹莹的光亮;第三辑“念动”系列,让每一个人在相近的故事里审视自己的生活,陷入深沉的反思,如同被重锤捶中胸口,声音钝感沉闷而长久有力;第四辑“风流”系列,写乡村、童年,在对故乡的凝视及生命的回溯中寻找自己成长的轨迹。
《大河奋楫》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以一市一人(或两人)的方法,在8个城市选取了乱针绣传承者、古砚台收藏者、残疾人创业者、花木经营者、运河主题摄影爱好者、古琴文化传播者、民宿经营者、茶文化热爱者等,分别呈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人与大运河的互动——接受运河文化的熏陶和塑造,并为大运河文化增添新的时代风景和内涵。作者坚持从“一滴水”看一条河,而这几位采访对象正是人们从某个断面考察大运河江苏段的几滴水,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个”,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晶莹透明的人性本色、生活本色。
本书分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小说、散文、诗歌、评论、长篇小说。具体内容包括:弃供;对峙;豹猫穿过丁香花丛;花喜鹊;沙漠故事;理想的院子;老那的旗;修椅记;守林人;送你一束康乃馨;偏方红等。
本书讲述了云中漫步或退而却步、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等内容。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主人公有点“咋呼”,有点聪明,有点浑不吝,有点算计,也有几分义气。他不是个通俗意义上的好人,当然也算不得什么坏人,有他的地方总能发生点故事,也可能是事故,总之是个很有“热闹”的人。由他引出来的是一系列活灵活现、活色生香的人物,他们有的令人心生向往,有的让人扼腕叹息,有的令人不齿,有的使人怜惜,他们都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被命运与时代的浪潮席卷着留下彼此交会再分离的轨迹,他们同台竞技,在无奈中蜕变,在绝处逢生。
《云门鹅踪》是一部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小说以国宝级文物元代画家钱选《王羲之观鹅图》颠沛流离直至最后流落海外的坎坷命运为叙事线索,塑造了一群以钱氏家族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和护宝英雄形象。他们面对境外邪恶势力、侵略者的掠夺之手,展开了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夺宝之战,钱氏家族许多人的命运轨迹因此得以重大改变,几个家族几代人的生活和爱情,因为国宝的争夺而变幻莫测。小说意境清丽,却悬疑重重,字里行间以江南美丽的山水为衬托,展露人间沧桑凄苦的一面,尤其是当主人公如诗如画的生活戛然而止,必须面对世事残酷真相之
《今年冬天没有雪》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该书共收入十五个中短篇,小说以关中地区为创作背景,以人们思想、观念、灵魂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的震荡和变化为线索。书写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物特性、朴素的民情民风以及人们在传统与现代、守旧与创新的思维和探索中所产生的内心纠葛与矛盾。小说语言活泼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既展现了生命的艰难、不屈和精彩,也揭示了人性的自私、虚荣和善良。彰显作家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次认识和修正,对理想、信念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冯玉奇是民国时期知名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其作品曾风靡一时。《暖谷生春》是“冯玉奇通俗小说”之一种,讲述了秋兰和白萍这一对好姐妹,在一次游玩中偶遇男主人公乐明,乐明是秋兰父亲的学生,他爱上了朴素的秋兰,不料白萍也爱上了乐明,几人经历种种,最终乐明和秋兰,白萍和乐明的弟弟乐天走在了一起。该作品写作风格哀婉动人,虽以爱情为主体,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风云,并通过主人公之口呼唤青年应为国家人民做有益之事,反抗列强和军阀的欺凌,在思想上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千帆过尽》是一部关于鄱阳湖前世今生变迁的散文集。在古代农耕文明时代,鄱阳湖曾叫“彭蠡湖”,一度成为江西山水地理和地缘地理的代名词.在古代绘制的《帝嚳九洲图》《唐一行山河两戒图》《天象分野图》和《中国三大干图》中,“彭蠡”二字非常引人瞩目,让人不可忽视。本书从“彭蠡”这个点切入。围绕鄱阳湖的“源头”“通道”“迁徙”“渔家”“绝唱”“兵家”“鹤乡”“风情”“裂变”“汇流”娓娓道来,构成一个烟波浩淼的大湖印象。湖中走动的人和事,都与这个生命湖泊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每年出湖水量
《镜中逃亡》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全书由十五个中短篇小说组成,小说题材涉及面广,看上去不值一提的平凡生活,在作家灵动多情的笔下,都成了妙趣横生的精彩故事。作家善于审视生活,从貌似平庸无奇的现实生活中截取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场合下的特定人生,运用多视角的叙事手法,既揭示了人性之真善美,也嘲讽了各种不良陋习。小说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语言细腻富有诗性, 既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真实、亲切、感人,也有异性之间的互相伤害与支离破碎,在字里行间给予了小说文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