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数智时代为背景,以我国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以上层次的大学生在数字生活/学习/实践/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以从技能到素养再到数字素养的发展演变为研究主线,以传媒类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视角通过对全国1058名大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不仅客观呈现了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水平现状与差异性,而且深层次揭示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因素与条件组态,并提出了“个体-家庭-高校-社会” 的培育合力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养成和践行的最佳路径。
本书倡导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遵循“教人做事”的设计理念,按照大观念形成的学习逻辑、大问题解决的实践逻辑,以任务链、问题链为载体,整体建构、设计主题任务单元,运用学习工具,以连续性、进阶式学习任务撬动学生人人学、深度学,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向。
体育课教学具有以身体练习为主、运动负荷要合理、需要特定场地器材、组织教学复杂多变等特点,这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建构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才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高效的方式进行某个运动项目的学练。当前我国学界关于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PCK)的课堂呈现效果如何、受哪些因素影响的量化分析研究还较少。本研究研制了《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PCK)课堂观察分析量表》,修订了《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PCK)影响因素量表》,并运用两个量表分别对中小学新手教师、熟手教师
走向生活世界是新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聚焦生活世界和新闻之间的关系,以“传统—现代—晚期现代”为分析框架,划分出自然生活世界、物化生活世界和数字生活世界等三种生活世界的历史形态,深入系统地讨论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生活世界与新闻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并没有遵从传统新闻学的研究路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多种理论视角的影响之下完成的。在同先前思想家的观点碰撞中,作者论述了支配现代生活世界与新闻活动的深层规律,提出了人类交往三阶段、世界侵入个人时代、生活世界的自我殖民与反向殖民、现代新闻的中
《赢得养育马拉松》一部育儿理念鲜明透彻、养育手法丰富具体的家庭教育作品。不仅以翔实的一手资料,活灵活现展示了0到18岁儿童青少年成长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还用经得起审视与质疑的教育实践,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
全书分五个部分:让小鳄鱼在父母身边长大、引导孩子学习、好品格的核心是爱之能、管教难题遇上青春期、一生一世的守望。每个部分的真实案例,涉及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曲折复杂过程,有深思熟虑的家长设计,有深入内心的亲子互动,有困难之时的耐心与坚持,有苦尽甘来的喜悦与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附录)》由来自美国26个州的41位国家级科学教育专家组成的编写团队开发完成,是目前美国最新的一部科学教育标准,是指导科学教育的纲领性研究文献。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全美各州参与小组都给作者提供非常实用的反馈意见和指导建议。该标准的制定,对k-12年级的科学教育课程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科学教育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卷以附录形式呈现,论述了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实施建议。该书的翻译出版将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科学课程设置以及科普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关于清代邸报在欧洲流传情况的研究。现存1800年前的邸报的资料来源主要是清初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人编纂的欧语文献,这些文献在中国汇编完成后以私人信件、报告以及翻译等形式送至欧洲,大多被收录在有关中国文化的文集中。一方面,它们记录了早期清代邸报的实貌、规格、版式、内容和使用情况,并涵盖了中文史料中未记载的信息;另一方面,它们也展示了欧洲人在中国如何阅读邸报,以及他们作为全球代理人如何向欧洲介绍中国,进而使邸报加入全球信息网络的情况。作者
本书为全球化与教育变革译丛第二本,也是译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聚焦全球化、全球教育学、教育转型领域的国际关注点,关注比较教育主题与个案研究,既包括在政策改革方面进行的实验与定性的研究,也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比较教育研究发展。其中,案例研究包括世界教育变化和改革、课程改革、教育中的评价、去中心化以及私有化等趋势、职业技术教育、早期儿童教育以及教育质量等问题。本书的研究对于国内的教育改革以及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AI 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借助AI 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需求。《教学高手:AI 时代怎么教》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编写,内容聚焦于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高频场景,详细介绍了AI 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教学高手:AI 时代怎么教》共5 章,分别介绍了AI 在备课、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估、教师自身成长以及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教学高手:AI 时代怎么教》案例丰富,适合广大教师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阅读参考。
本书是作者在教育人文精神和“生活即教育”理念引领下,对现代社会中个人自我教育和发展的理性思考,主题集中在“正心”和“修身”两个范畴,充分体现了当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作者以随笔的形式书写,对具体环境中的个人存在和发展进行了潜在的教育学关注,内容通俗而深刻,体现了教育之道和“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既具有理论的严谨性,又具有面向实践的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