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历史与文化》是由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传承中医药历史、弘扬中医药文化,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凸显中医药人文底蕴,打造进一步探源中医药历史脉络、发掘中医药文化价值、探索中医药发展规律,推动中医药人文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本刊刊发内容涵盖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与人类医药文明传承与传播、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典籍研究、中医药文化与图像史、中医药考古等跨学科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中医药人文特色。
本书梳理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兴起的背景及其实践发展,从学术创业的实体、基本形式和影响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学术创业模式,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的战略资源与竞争优势,运用“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探讨了研究型大学与“128公路”和“硅谷”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比较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模式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学术创业的几点启示。
本书主要从生命故事和心理传记学的视角对我国杰出科学家的成长过程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作者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探讨了我国院士、长江学者、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者这三类群体的成长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杰出科学家的生命故事与其学术成就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杰出科学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出相应建议。
本书为作者多年以来从事东北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合集,共收录论文16篇,分为3编。上编“古代民族与早期国家”,主要考据了孤竹、东胡、山戎等古族的族属关系与地理分布问题,并回顾和总结了学界有关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理论,以及专门梳理了辽西地区早期国家起源研究的现状。中编“考古文化与历史遗迹”,着重以玉礼器、墓葬、城址、聚落、古塔等考古学资料为研究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东北地区的礼制起源、社会形态、古代建筑和人地关系等问题,并以地方历史遗迹的旅游资源评价为案例对文物的保护与开发途径予以了
本书的研究视角是产品空间理论,研究主题为现阶段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纺织产业升级问题实质上是纺织产业竞争力可持续提升问题。具体来说,本书将物理学领域的复杂网络分析法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法相结合,利用中国1962—2018年98种纺织产品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试图揭示纺织产业陷入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且发展后劲乏力的形成机制,从而为实现纺织产业可持续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纺织产业实现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寻找全新的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20》是具有研究性质的、聚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报告坚持以“年度”和“质量”为核心主题词,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了2019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本报告对2019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全面描述,认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本报告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状态进行了数据分析;遴选出2019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十大事件;评选兰州大学为年度质量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为2019年度质量人物;全国11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09253份有效问
"对于很多刚刚步入幼儿教师岗位的从业者来说,困扰他们的最大问题不是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如何进行班级管理,让孩子们遵循一日生活常规,井然有序、幸福快乐地度过每一天的基本能力。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兼具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更需具备边教育、边管理、融管理的教育素养。 本教材的编写,紧紧围绕国家对幼儿园建设和学前教育教师的最新要求,以“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实践为主”的导向,以项目为纽带,以任务为载体,以过程夯基础,科学组织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每个
202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继续向好,就业率达97%以上,连续10年保持高就业率水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起薪、就业稳定性、社会保障、劳动合同签订等总体良好,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欢迎。 为深入分析和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我们组织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2020年)》,报告分为两篇:第一篇202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是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体状况的汇总分析,包括总体状况、各专业大类就业状况、各地就业状况、2020年就业特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组织行为学SOR理论为研究框架,提炼了传统媒体人转型的外在刺激因素、内在心理因素的若干构念,提出了外在因素促成媒体人转型行为的若干假设,建立了一个外部环境一内在状态一个体行为三个层次的传统媒体人转型的SOR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证实了外在因素对传统媒体人转型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阐释了传统媒体人内在因素对转型行为的影响。
本书记叙了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二十年风雨历程,描绘的是二十年间每一届支教团成员的珍贵记忆,传承了一代代支教人扎根西部、奉献青春的精神。本书通过六个篇章的叙述,全面回顾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生动记录了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难忘的支教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