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农历月历时间为主线,配合二十四节气时序,再辅以月圆月缺、创作时间、诗词意境、朝代顺序等进行统筹编排,选取360经典诗词进行分析欣赏。古诗词与日历巧妙应对。全书分为十二个月,应时应景,每日一。以便读者在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中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韵律之美。本册为冬。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作篇,为作者从2019年到2022年与黄天中老师往来的书信,信中与黄天中老师像家人一般深入交流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享了自己践行体验式全程生涯教育理念的心路历程和心得体会;第二部分是生活篇,为作者从女儿上大学一直到成立自己的小家庭期间所写的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女儿的爱和祝福。
本书为诗人倪金才的诗歌精选集。分“忽略的事物”“群山之下”“住在风暴里去”“独坐山野””4辑,收入作品180余首。倪金才是一个出身农民的乡镇教师,生活的半径很小,进入其眼里和心里的物事都不大、都很平常,但他有一颗敏感的心、诗人的心,因而泛起的情感微澜让我们既感到熟悉,容易引起共情,又有些陌生的独特,让我们感到欣喜和感动。
本书记录了作者郭齐勇与梁漱溟、冯友兰、萧萐父等数十位已故大师级学者的追思类随笔, 如《特立独行一代直声--梁漱溟的人格和著作漫谈》《生命的学问与学问的生命--杨祖陶先生周年祭》等, 在对上述学者生平代表性著述进行品评的同时, 亦对其治学为人的国士之风进行了深度的解析与高度的褒扬。该书字里行间满含温情, 引领读者走进国士的世界, 与作者一起聆听其教诲, 由此动心忍性, 曾益己所不能。
本书是一部文学艺术评论集, 收录了作者近年来评述青海当代文学艺术作品的20余篇评论。作者力图在中国西部地域文学艺术的广阔视域中, 以典型个案为例, 细致分析、纵深探索青海文学艺术过去所创造的辉煌成就, 并希图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与探索, 为当下青海文学艺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指出努力的目标、方向。作者以全新的视角, 打破学院式研究的呆板写作, 以宽博恣肆的多学科视野、活泼感性的书写方式, 观照青海当代文学艺术呈现出的具体意象、风格、语言等诸多内容。本书结合青海文学艺术创作的现实, 对青海文
该书共分九个章节,分别为对联知识、帝后手笔、名人名对、民间巧思、佛寺联迹、名祠名联、婚寿贺赠、哀挽追悼、老字号联。对联是我国汉语言文学所独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完美典范。它上可以入帝王殿阁,下可以进平民陋室,无贵贱,无尊卑。本书为我们展示了对联及其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帮我们理解作品,感悟其深刻内涵,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境界。对联故事虽小,却引人入胜,值得细细品读。
雪山始终以母性的伟大力量滋养着大地上的生灵。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杨志军,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着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心路。小说既有强烈的面对草原问题的忧患意识,更有在真实反映草原人民解决问题、建设新草原的文字里难掩的激情和乐观。诗性的语言形成独具个性的叙事风格,作品既真实呈现草原生活的严酷,又具盎然的诗意。
梗概:
科长父亲到沁多草原蹲点了解牧民的境况,接待他的是由部落世袭头人转变而来的公社主任角巴德吉
本书系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红裙子》《奇迹发明家》《我是一个罪人》《寻找玻璃做的女人》四部短篇小说和《比蛇更忧伤》《会飞的将军》《金色无边》三部中篇小说。书稿中收录的小说多取材于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经历,以精炼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讲述了七个独特时代背景中,都市中的夫妻、退休的老将军、家庭中的母子等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面貌,其中有矛盾、磨合,也有握手言和、相见甚欢,引人入胜。
本书是青年作家梁宝星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海边的西西弗》《未来往事》《引力》三部小说,城市与海洋、家庭与逃离、神话与末日、自我与世界,多线交错,是纯文学科幻的新探索。梁宝星的写作是对南方的另一种理解,寄寓着作者所有的情绪与思想。文本探索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诗意、婉约、幽默的语言与荒诞的想象的碰撞,充分展现了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第四版)》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参考用书,可以搭配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教材使用,为文学史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探讨提供指引。自2001年初版后很受读者欢迎,不少学校指定《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第四版)》为教学参考书,众多报考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考生也用于复习备考。全书分为二十九章,每章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提示与述要;2.知识点;3.思考题;4.必读作品与文献;5.评论节录。书后附有几所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本科生考题及硕士、博士入学考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