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有15章,涉及自然风景、蔬果、动物、温馨小物、美食、艺术流派、服装、历史珍品、画作、家居、节日风俗等配色方案。第1章讲述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全书共有264个配色主题,每个主题根据相关的图片列出了9种颜色,并将这些颜色进行两色、三色、五色搭配。此外,每种颜色附有详细的颜色名称、RGB值、CMYK值,然后将配色应用到海报、插画、LOGO等实践中,组合出配色案例。在书的结尾还附有颜色索引,其中按照色系整理了书中的色块,方便读者在设计创作中随时查阅,并应用在实际印刷品或者互联网、移动设备产品等领域
本书章节设计独特, 首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 将学习内容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创新篇”3个部分, 然后以16个工作任务的模式, 全面介绍了平面构成的规律、法则和方法等。本书中的工作任务由浅入深地展开, 既循序渐进, 又相对独立; 案例经典实用, 辐射面广; 参考样例丰富, 兼具典型性和启发性。本书在“方法篇”中为9个工作任务设置了微课视频, 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工作任务中的二维码观看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迫切需要一批具有艺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书从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改革发展前景出发,全面阐述了艺术教育的个体性功能、社会性功能和实践性功能,其中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包括视觉传达的基本概念、设计思维、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及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研究等。本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创新研究,适合艺术教育从
南宋时期精于书画、诗文的理学家逐渐增多,如胡寅、张栻、朱熹、陆九渊、杨简、袁燮、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是德艺双馨之人。他们有意识地将理学观物思想、格物致知精神与心性修养功夫贯彻于“游艺”之学,力求做到致性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从而提出了大量别具一格的书画、诗文理论。他们的书画观念与诗学理论构成了具有理学底蕴和共同审美取向的文艺思想。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研究和文艺思想史的方法理念,对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与诗学思想作了系统深入的会通研究,同时注意探讨中国思想文化中“道”与“艺”的关系演变以及古
19世纪中期,八破画在中国发展起来。这类作品虽画面破损或略带焦痕,却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现出书法、拓片、绘画及善本书页等文化遗存。无论是虫蛀的书迹、破损的书页、烧焦的画作,还是那个年代的短时效物品,如广告、票据和盖邮戳的信封,在这类画作上都可以被完全随机地、像碎片一样自由拼合。而这种堆叠散落的构图,既是对文化传统消逝的映射,也寄托了对受画人的美好祝愿。 这是一本探索中国视觉文化中“八破”起源的著作,以图文相间的形式,概述八破画的源流、介绍其重要画家及他们的代表性作品、阐释它与中国历
《动画角色造型卷2:设计规范、团队、情境实践论》定位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动画角色造型卷2:设计规范、团队、情境实践论》共分7章,第1~4章聚焦角色造型设计,第5~6章着重讲解角色动作构思与实现,第7章为习题。第1章分别从标准造型图、结构解析图、角色体态手册中学习规范并完善角色的方法;第2章从角色的服饰与道具的类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出发,掌握服饰与道具的设计要领;第3章进行角色团队的多维建设,分别从团队的整体性、核心力量、团队的和谐性、团队的张力对比等多方面进行团队的整体设计;第4章继续进行角
本书是西安美术学院教学特色的艺术基础教育课程,由系统的造型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构成。涵盖五大类内容:一、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形式的生成素描与体验课程教学研究;二、表现性语言训练与实践;三、抽象语言课程训练;四、中国古代雕塑写生;五、绘画材料语言教学研究。本书为美术院校基础课程教材,其作者均为一线教师,此本教材的撰写一变传统的纸上谈兵,而是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咨询,使艺术与设计实践更加契合,以适应新时代需求,推动国内艺术教育变革。适用于大专本科院校师生。
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绘画经验,总结了一套简单易懂的透视学习方法。全书共分为15讲,分别讲解了视平线、消失点与透视线的知识,3种透视的规律及透视立方体的绘制方法,不同透视下的静物、场景和人物的画法。后安排了一套测试题和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案。
《山海经》、《子不语》、《搜神记》等都有很多有趣的精怪形象,本书以这些精怪为基础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绘制。本书用细腻的笔法,绘制了45幅妖怪拟人插画,用想象力唤醒沉睡在字里行间的精怪妖魅。此外,我们还提供了所有插图的配色参考,让色彩选择变简单,让你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大神!无论使用色铅笔、水彩或是马克笔,是临摹线稿,或是填涂颜色,均能获得非常放松减压的绘画体验。
本书汇集了作者林行瑞创作的一系列”猫猫风景画”,因为他发现猫可以完美地融入任何自然景观和场景中:有时猫是山坡,有时猫是海浪,有时猫是太阳,有时猫是山顶的积雪,每一页都仿佛在和读者玩躲猫猫的游戏。此外,本书用40句肯定句总结了猫的典型想法和典型行为,充满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猫是如何看自己的,又是如何看外界的,猫对于未知世界、挑战所采取的积极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