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京味作家陈建功的4部精品中篇小说,《鬈毛》《前科》《找乐》《耍叉》。其中《鬈毛》获《十月》文学奖,根据中篇小说《找乐》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3年柏林电影节青年影评大奖、东京电影节金奖、西班牙圣蒂安塞巴电影节奖等。陈建功描写生活以北京为多,其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文风幽默风趣,他的文学语言,在老舍京味语言的基础上,博采新时代、新时期北京民众的口语,熔铸成既有旧京韵味又有城市新风的现代京白,很富有艺术表现力。本集涵盖了作者多年创作的经典篇什,是解读和研究陈建功必须阅读的代
大漠市的经济大繁荣,仿佛在一夜之间,大家都暴富了。投资的热潮,沸扬升腾,人的头脑都热了,都倾其所有,或者向银行低息贷款,然后把钱以高息投放出去。市统计局的小干部王超越还买不起私家车,平时就骑那辆老式自行车。王超越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卖了宅基地,将五十万块钱,和两个姐姐的一百万块一起投资出去了。然而,王超越放贷不到一年的时间,大漠的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了。王超越为金钱发愁,一次又一次地萌生了解脱的念头。他除了打官司追债,天天计算着花钱,再没有一点活着的价值了。站在办公室窗前时,王超越又时不时地
这是一部书写吉林西部盐碱地上二十年间巨变的长篇小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主人公胡来早考上大学,梦想跳出农门,然而,一场大水使榆村尽毁,胡来早因此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其父为了能让她早日挣钱供弟弟上学,把她送进石油公司做合同工。在石油公司上班期间,来早遭遇意外,脸受伤,那一刻,面对韩青的追求,她不想违背初心(像其他姑娘一样,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不顾家人劝阻,逃离了榆村。在县城里,胡来早结识古永淳,在福利服装厂打工。期间,胡来早的成长得到历练,身心逐渐成熟,对家乡的认知和对父辈的理解也更加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20世纪20年代初,胶东民间艺人王顺厌倦了江湖生活的漂泊不定,来到余家沟,幻想靠着舅舅的八亩薄地安度余生;余家沟教师余成峰则响应新文化运动,幻想以此来改造农村。然而当地县府、宗族势力、地痞流氓、山中土匪、穷苦流民则不断扰袭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人生宛如在长夜中行走,苦闷而找不到出路。中国共产党在当地的出现与兴起,让他们在黑夜中看到了一丝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