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站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对世界各国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基于此背景,海南中金鹰和平发展基金会旗下智库—海南公共安全研究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公共安全威胁问题及其国际反恐趋势做出展望与预测,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交流平台,提高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能力,也为中国发展提供智库应尽的智力支持。
在当今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更多地把目光转向对“现象”的具体研究时,本书难能可贵地保持了对“规则”的关注。作为一本比较政治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家的政治、行政、立法、司法等多项基本制度,涉及政治文化、政治参与、政治传播与政策制定等重要情境,并讨论了政党、选民与利益集团等关键行动者。通过对政府与政治领域中关键结构、情境与行动者的全面论述,作者绘制了关于政治的规则图景。同时,还对政治学关键概念与基本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为读者对“规则”的理解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书呈现了跨越地理和文化
本书围绕城市危机管理和城市公共安全这一主题,揭示当前城市面临的复杂安全形势,结合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城市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包括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与决策、应急沟通、协调与联动、恢复与评估。通过梳理和分析智慧应急、网格化管理和韧性治理等内容,把握城市危机管理新视点。本书适合公共管理和应急管理等专业的师生,以及应急管理的实践者阅读参考。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故事,也是一个因发展导致不平等,不平等又促进平等,不断循环往复的故事。
这一点,在繁荣与平等已成对立之势的今日美国尤为突出:少部分人得以大展拳脚,但多数人仍在奋力挣扎。当把全世界视作一个整体时,我们同样看到如此规律:在一部分人从贫困、物质匮乏、疾病及死亡之中逃脱时,另一部分人则继续被留在这些旋涡中。
发展导致了不平等,不平等却时常有益于发展,比如它会为后进者指明发展方向,或者
威胁是事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一直是国际安全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长期以来,威胁被看作不言自明的、本质主义的、确定的客观之物,因此威胁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辨认、评估和应对威胁上,对威胁现实生成的内在机理却很少关注。本书受后结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启发,试图挑战这种将威胁看作纯粹客观之物的观点,从话语角度解释那些不言自明的威胁形成方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话语如何建构威胁。本书按照提出问题、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案例的步骤逐步展开,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国际安全话语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本书稿分三个部分:一、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蜕化变质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二、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教训。主要有,大党的自身建设不仅关乎党的兴衰存亡,而且关乎国家、人民乃至人类的前途命运。三、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韩诗外传》一书,为西汉初年诗经博士韩婴所编著,反映其立处秦汉鼎革之际,承接汉初百家余绪的杂家学术立场,经世致用的旨趣十分明晰。本书结合秦汉历史实践,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分析,得出王有天下的政治资源占有、礼法同治的政治治理手段、移孝作忠的政治伦理规范、君臣一体的政治角色肯认与天人合一政治思维模式这一传统政治的话语体系,从核心价值、规范制度、社会伦理、政治角色和思维模式等五个层面,构筑出一幅传统政治结构的有机图景。
作为应对复杂性和棘手公共问题有效手段的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使用。然而,在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实践中,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绩效不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书在梳理政府绩效损失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绩效损失,并在参照理论的指引下建构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绩效损失产生过程,影响因素和发生机理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绩效损失发生机理,拓展行为公共管理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替代科层制绩效生产模式的政府协同绩效生产模式的内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