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绘画史》是一部经典的绘画断代史著作。本书讲述了19世纪前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长达150年的西方近代绘画史。作者以全局的视角,概括、总结了西方绘画史上的流派和画家,以及主要画家的代表作品,结合当时的世界历史、国家情况、社会变迁,生动地分析了各个绘画流派的形成,并对当时的画家为何画出具有各自特色的传世之作做出了独到的分析。本书日文原版自1975年初次出版以来,加印40余次。2017年重新修订、改版,根据新的研究调查明确了部分基本信息,将所有画家作品均以彩图的形式刊载,增强了本书
戈雅为西班牙王室绘制的《卡洛斯四世和家人》中,王后站在中央傲视众人,身为国王的卡洛斯四世却退居右侧,这是为何?
被拿破仑加冕后的约瑟芬正值人生,而在当时的肖像画中,约瑟芬为何周身却弥漫着一种清冷寂静的忧郁氛围?
被野心和欲望扭曲了内心的蛇蝎美人,被政治利益裹挟身不由己的王室女性,美德与勇气兼备的名门之后,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的沙龙女主人,名画之下除了美貌,还有勇气、智慧、欲望、阴谋、爱而不得。《名画中的女人》详细解读24位历史上的传奇女性,撷取相关的历
20世纪符号学成为了人文学科中很重要的基础理论。在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理论中,符号学成为了重要的方法论。但是形象或图画是否是一种符号这一问题还未被充分解决。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图画转向和图像转向的提出,语言学转向和符号学转向被抵制,形象研究中的反符号学理论成为了理论研究的焦点。在这种思潮之下,形象不是被看做一种特殊的符号,而是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和自治的身份。本书意在澄清符号和形象之间的关系,并期望这种澄清能有助于解答“什么是一个形象?”这个基本的艺术理论和形象研究问题。
此书的写作,源起于2014年作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的学习和实地考察,经过六年多的研究与积累完成了写作。此书分为六章20多万字,在方法上突破了风格发展史和天才论的视角,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壁画,放在真实的空间中进行研究。这十二幅壁画位于佛罗伦萨“至圣圣母领报教堂”的“誓言庭院”中,至今仍位于原地。壁画作者是从15世纪到16世纪的6位佛罗伦萨艺术家,其中安德里亚·德尔·萨托是研究和写作的重点。通过对誓言庭院十二幅壁画的研究,可以全面地了解壁画的空间与真实空间的关系;以及文艺复
日本漆文化享誉世界,漆器是日本工艺品的代表,令人意外的是,对于日本漆文化的形成、漆器技法以及社会传播,依然有很多未知。日本学者四柳嘉章,对出土的绳文至现代的一些漆器进行科学分析,试图揭开其中的谜团,作者也充分利用民俗学方法及丰富的文献资料,描绘出仅凭鉴赏名品无法描绘出的漆的历史。全书主要有四个篇章:漆的溯源、漆器与古代国家、生活中的漆器、饮食文化与漆器。
从2016年2月2018年12月,作者用3年时间先后寻访了长沙、浏阳、湘潭、娄底、岳阳、常德、益阳、邵阳、凤凰、永州等地,采访了50余位匠人,记录了40种湖南传统手艺的传承现状。受访者大体为两类,一类是有着家族传承史,长的传承到第9代;另一类是拜师学艺后终身执业者。受访者中,有20位已经进入了国家、省、市、区级的非遗名录,拥有一定的社会声誉与地位,如湘西银饰制作者龙吉堂、长沙铜官陶瓷炼制作者刘志广,他们用一颗匠心和一双手,造出世间至美之物;其余20位均为民间的传统手艺人,散布在街头巷尾
《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从对语言与音乐(旋律)相互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入手,深入剖析汉语声调、汉语诗律、吟诵、韵白以及现代音乐创作中对中国语言艺术魅力的再利用、再发现。该书首创计算机频谱、音频二维码与乐谱综合分析三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和学术界首次提供京剧念白、道白、韵白谱例可视、可听、可分析的全新阅读体验和学术思考。
本书是传统民艺系列中的一本。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正月初六返回人间。是神话传说中等级的地仙。古时中国民间每逢初二、十六做祃,祭灶做祃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本书是了解中国传统民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小人同学被老师吃进了肚子里,情况危急,科学二郎立刻命令迷你机器人进入老师的体内展开营救。人体有哪些消化器官?被我们吃掉的食物是如何消化的呢?
傻瓜男生三人组用肌肉增强机器锻炼身体,肌肉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肌肉是如何发出力量的?长脖子同学伸长脖子时,会因为没办法呼吸、血液无法到达头部而晕倒。那么人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呢?心脏是如何把血液送到人体的各个地方呢?
消化器官、肌肉与骨骼、肺和心脏的功能……快跟着超级科学学校的神奇同学们,一起学习有
本书从观察语言的由来及进化、创作中的空间观察思考、瞬间的表现力、观察对象的情感、表现力最终体现等几个方面出发, 系统、精辟地讲解观察与表现的艺术思想, 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拍摄案例, 条理清晰地讲述了创作的思维表达, 引导读者能够梳理出符合自己表现力的创作内涵、观念和特点。作者结合其自身多年拍摄的照片详细解说了场域、景物、人物、情节等的艺术表达, 以融合贯通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现力, 展现了摄影艺术的独特性质和数字化时代的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