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坡学派是南宋增城人崔与之和弟子番禺人李昴英开创的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儒家学术流派。本书分“史”“论”两个部分。“史”的部分,叙述菊坡学派代表性人物崔与之、洪咨夔、李昴英及其流派历史,赏析经典;“论”的部分,分析其思想特点、与其他学派的互动、对当时政局的影响,以及对岭南文化、中国文化的影响,并评述其历史地位。南宋理学学派初兴,崔与之与李昴英及菊坡学派,宋遗民学派,南园诗派等诸多珠江学派。菊坡学派是岭南儒家学术流派比较成型的第一个。
中国文化传统执着于“我们”的快乐和痛苦,缺乏个人体验的延展,导致人们活出的只是某种人期待中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这是一种遗憾。作者从哲学治疗的立场出发,以最直率、最自然的书写方式,试图贴近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写出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思辨,深刻揭示人类心灵的真相。本书系2018年其专著《哲学治疗的可能性——重新发现叔本华与尼采》的简写本,更适宜普通读者阅读。
本书注重研究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学派、思想家之间的思想交锋与对话,考察两者之间的吸收、互补与融合现象。同时,也非常注重探讨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学术发展、演变的辩证过程。最后阐述了文化自觉与中国思想史研究,以及对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展望。
“一本湘人奋斗篇,半部中国近代史。”国内外学者一直对湘学予以持续关注与思考。本书从内涵源流、思想学术、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历史文献、当代价值等层面梳理了2021年度湘学研究成果,并对其予以深度总结和评价,旨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湘学研究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前瞻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湘学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交叉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以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艾利斯·扬的政治哲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艾利斯·扬政治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逻辑,重点围绕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政治解放这条主线,深究其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予以整体评价,揭示其政治哲学思想的特征、理论贡献、理论局限及启示。
本书是对这17份访谈录。这些访谈中浮现出的施特劳斯形象, 可与写作时极为审慎的施特劳斯、课堂上循循善诱的施特劳斯 (分别体现于他本人的著作和由他的上课录音整理而来的“讲学录”) 互为补充。如今, 接受采访的学生中有不少已经去世, 这些回忆因而显得更加珍贵。
本书以实际应用技巧的写作方式, 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进行了讲解。全书共7章, 第1章简单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 第2章介绍了在开始思维导图前的辅助工作; 第3-4章介绍了两种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第5-7章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操作。本书采用“图解+视频”模式进行讲解, 让读者轻松掌握相关知识点。
本书详细解释了6个人们经常遇到的思维误区,包括:1、喜欢故事胜过统计数据;2、寻求认同;3、不大重视偶然和巧合在生活中的作用;4、会错误地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5、过分简化;6、记忆有缺陷。虽然我们拥有的总体知识更为丰富、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但我们受到的牵扯也更为严重,因为自身认知陷阱而付出的代价也更大。
本书聚焦于波伏瓦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deBeauvoir),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本书摘节选了一些主要文本来解释基本主题,如波伏瓦的调查,这些调查有关社会存在和身份、性别、性以及老年人。我们的社会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谁?性与性别对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老年意味着什么?那么,人究竟是什么呢?斯特拉。桑福德(StellaSandford)探讨了波伏瓦对这些和其他问题的思考的哲学基础,从她早期的道德时期,到战后的哲学危机,再到
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决策无处不在。决策可以帮助人们达到短期目标,也可以帮助人们高质量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是人生价值。为了提升新时代决策者的决策水平,避免没有理论支撑的非理性决策,该书从常见问题出发,辅之以科学思维和相关理论,讲述实施决策的系统性方法。 《科学思维与统筹方法》共分为八章,从问题到方案、从思维到方法,每个章节可自成体系,展示一种科学思维,解决一类问题。同时,整册书又形成了一套系统方法。具体来讲,该书重点介绍了逆向思维、博弈思维、拼凑思维、精益思维、创造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