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这历史就是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在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进行应用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贯彻历史进程的是一条明显的逻辑主线,即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尤其是改造人类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专题:1.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政治和哲学观点,2.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世界观的转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4.社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5.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政治经济学论证,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备
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无穷”的探索和研讨。你可能需要一本指导手册,带你开启无穷领域的无边漫游! 在物质世界中,无穷是否真的存在?多重宇宙的猜想是不是空穴来风?怎样制作无尽的相似图形?逻辑系统永远不能自洽?无穷小有多小?无穷大又有多大? 本书共收录63个主题,以思维漫游的形式为读者介绍“无穷”的奥秘。同数学家、哲学家一起讨论逻辑相悖的话题,了解革新艺术、计算机,甚至人类认知领域的经典数学理论。在这场虚拟的漫游旅途中,读者将在无限拓展思维、认知与情感的同时,收获更加灵活、多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结合现象学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概念进行了澄清,最终产生了将认识论划分为内在认识论与外在认识论的观点,这样做有利于清晰理解以往认识论之所以产生争执的实质,认识的发展实则也是外在到内在、内在到外在的循环推进过程。
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2008—2023)的相关研究论文。尽管这些论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当前心灵哲学以及认知科学领域最常见的一种立场——物理主义/唯物主义——出发,围绕心—身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考察,针对其中涉及的主要困难,给出了具体应对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对当前处理心—身问题的常见理论方案进行了全面评估,综合比较了各种常见方案的具体优劣,尝试构造了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心—身问题的非还原物理主义(non-reductivephysicalism)新方案,并且论证了新方案
《我已经没有烦恼了:东方哲学与分析哲学》用600幅可爱漫画,讲解了72位东西方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190个与人生息息相关的哲学命题,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哲学入门指南。
本书内容分为中国哲学、日本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四个部分,涵盖了东方哲学中的经典思想和西方现代哲学的新发展。
在东方哲学部分,对心斋坐忘、上善若水、自然无为等我们熟悉的名词有详细解读,全面解析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在分析哲学部分,弗雷格、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等当代哲学家轮
本书共分五部分:主题研讨、专题论文、异域新知、主题书评、旧文重读。主要内容包括:学院大学、修院学校和儒教书院——全人教育的历史张力和前瞻解决;道场、旅游胜景和学术重镇——明清以来岳麓书院的多重形象探析及其当代复兴等。
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是“民本”,近代以来又学习、接受了西方的民主观念,二者关系如何?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海外学者围绕此问题也发表了大量成果。本书收录了海外学者关于民本与民主的代表性成果,反映了海外学者的主要观点。本书对于了解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最新动态,融合民本与民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通过对十八世纪东亚和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发现东西方之间呈现出某种共时性。这种共时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共享和流通;第二,社交和趣味的趋同;第三,商业出版和知识网络所带来的公共舆论圈的扩大;第四,跨越国界的“文艺共和国”。
本书从方法论关键词、节点问题新探、研究个案举隅三个方面呈现作者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基本议题的多年思考,涉及历史学如何求真、中国近代转型怎样考察,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演进的脉络等问题。
本书是作者系统探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文集,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戴震,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戴震,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严复论中西学术,从《刘向歆父子年谱》看钱穆的史学理念,拉克伯里学说进入中国的若干问题,文化形态史观的东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