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论》提出了“时空论”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全书包括三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阐述了时空论的基本思想,即人的思维和行动的有效性(效能)取决于其所持有的时空观念和拥有的时空资源,并提出了若干重要概念及其运用;第二部分阐述了时空论在领导和管理领域的应用,即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和方法;第三部分阐述了时空论在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领域的应用,包括人的有限理性、领导者的智慧发展、组织学习、组织的智慧发展、组织博弈、组织发展的时空轨迹等。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和积累的成果,适合高校各专业的师生、各行各业的人
城市主体与以往抽象的主体思想不同,城市主体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改造空间的实践活动。城市作为人改造自然的实践产物,对其的改造过程体现了人运用客观规律并进行空间实践的主体力量。与此同时,人在改造城市的过程中,将部分本质转移于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广场等客观对象,作为实践产物的城市反过来承载了人类意愿、记忆与情感,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与主体的结合过程在宏观维度上体现为对经济、政治与文化层面的考察,在微观维度上体现为对城市建筑、街道与公共广场的总体分析。最终,二者统一于以主体治理为核心的
本书是华东政法大学人文素养公共课“《韩非子》导读”的讲稿结集并进行相应的整理而成,是对法家经典作品《韩非子》的全面解读之作。全书从韩非子的人生经历开始讲起,论述了他的学术渊源、与儒家的“恩怨”,再由其人性恶的理论基础而及于法、术、势的法家思想精要,对其用人与变法思想也作了专题阐述,并就其文学魅力进行了剖析。全书共分十一讲,基本上每讲一主题,并附相关的《韩非子》原文选读。
谪居龙场,顿悟圣道;巡抚南赣,平匪诛藩;回乡守制,光大心学;总督两广,保境安民。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他无疑是一位左手执书卷,右手持宝剑的豪杰,也是一位可称为哲人与英雄的儒者。他那历经千辛万苦而悟得的宝贵思想,是切实可行且充满生命力的,故而,能给在现实生活中疲于奔命的我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与强大的自信力。 诚如作者所言,希望这部叙述了王阳明之生涯以及其思想之核心的小书,能在这些方面对读者有所裨益。
二程接续儒家道统,将“天理”本体与家国天下的“外王”之道相结合,构建出“天理”统摄下的家国天下治道体系,在儒家治道的继承和阐扬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的家国天下”、“家国天下,一理而已”、“家:治道之始”、“国:君臣同治”、“天下:垂治万世”、“程氏后学与程氏遗产”等内容,深刻剖析二程的治道思想,尝试探究理学思潮中家国天下的意蕴与价值。
本书在学术思想内容及研究方法上的总特点是:其一,实证性与学理性兼具。研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实证材料以及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形成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运作规律及其特点的整体性认识,超越以往相关研究单面性、碎片化的局限。其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以有效性为导向,着重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特点与实践规律进行方法论意义上的总结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对于我国的可借鉴性,通过批判地吸收和运用,为我国有效推进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尤其是为我
本书稿立足新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伦理在新时代的系统构建为主题,既对新时代生态理论的相关概念、主要内容、基本原则、表现形式、鲜明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从生态伦理的思想渊源、理论概述及其新时代生态伦理的时代价值、发展现状、理论建构、实践指向展开论述,同时对新时代生态伦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实践路径进行了考察和研究,通过对新时代生态伦理构建的可能性、现实性、必要性的梳理,探讨了新时代生态伦理建构的内在学理性与
本书主要包括交易伦理的概念界定、思想渊源、道德困境、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构建交易伦理的制度保障体系。交易伦理秩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针对学界对交易伦理概念的单纯规范伦理学的理解,本书从规范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相结合的视域,对交易伦理概念进行了全新的界定。运用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相关理论及其知识,率先对交易成本与道德的负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交易伦理的正当性率先进行了证成。基于社会系统理论以及我国
随着中国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必须在自身的文化情境下发展和阐述本土适用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因此,目前在中国,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建立一种文化上连贯的本土领导道德话语。本书旨在更加明确那些与中国商业领导的道德行为有关的儒家伦理内容,分析儒家德性伦理及其作为构建中国本土的伦理型领导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书希望发挥儒家伦理价值在中国当代商业伦理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使儒家德性伦理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提供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础。
《孝经大全》是明代学者吕维祺的代表著作。全书分为二十八卷,卷首一卷。其中卷一至卷十三训解《孝经》各章文字及大义,卷十四至二十八则论述《孝经》中涉及的各种问题,并汇集历代学者有关《孝经》著述文章,前有序、表、义例等,后附《孝经》诗、《孝经或问》等,较全面地反映了自汉至明“孝经学”研究情况和作者研读《孝经》的心得。 《孝经大全》现在流传的版本皆为吕维祺的儿子吕兆璜、吕兆琳于清康熙二年刊刻,此次整理校点即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天津图书馆藏康熙二年为底本,残缺字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补足。校点者为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