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追述中国家族制度之根源, 研究其变迁, 讨论宗族、姓氏、谱牒之源流, 家族范围之大小, 继嗣之法, 财产之制度, 妇女之地位等问题。作者对以上问题一一穷源竟委, 明析无疑。书中另附有《中国阶级制度小史》, 讨论我国古代阶级制度之起源及其种类, 之后如何变化、发展, 或者至今仍有何种遗迹。其“论国人、野人”为中国古老之阶级, 游侠为古代武士之继承, 而古代之所谓君子, 乃是道德崇高者之代表。其论武力、富力阶级之递嬗, 角度独特, 分析得当。
清圣祖玄烨即位之后年号康熙,习称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期间长达六十年,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国内政局的长期安定,开创了清代的盛世局面。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帝王及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白新良主编的这本《康熙大传》,内容全面,功底扎实,行文流畅,是康熙帝传记中较好的一种。
本书讲述了欧洲基金界的明星经理尼尔·伍德福德(Neil Woodford)的盛衰史。
获取惊人的回报是伍德福德的代名词,英国巴菲特是对他亮眼成绩的评价。
2014年,伍德福德从任职了25年的景顺基金公司辞职。就在他辞职的当天,景顺股价下跌了6%。他在景顺管理的资产规模曾经达到330亿英镑,是当时英国管理资金量的个人基金经理。
从景顺公司辞职之后,他创办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同年,伍德福德发行了独立门户后的只基金:伍德福德股票收入基金(W
熊廷弼,明末辽东三杰之一,有胆知兵,以严明称,但万历、天启年间因性格刚烈,好谩骂,不为人下,招致颇多非议。他一生三入辽东,终为党争所陷,其跌宕起伏的官场人生,正是晚明政局的缩影。
本书围绕熊廷弼之死,记录了熊廷弼后十七年的人生,以及晚明的边防形势和政治争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剖析,书中一改熊廷弼过去相对单一化的传统形象,以公允持正的目光审视历史,深挖熊廷弼复杂、摇摆的政治生涯。作者以熊廷弼作为晚明史的小切口,刻画诸多细节,描摹出晚明众多历史人物丰满的形象,还原了大明危如累卵却无
本书是一本文集, 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研究, 收录了冯天瑜先生最新研究成果,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的历史警示与当下启迪》《“丝绸之路”的三大动力源》《“中国世纪”说应当缓议》《现代中国如何回应“黄宗羲问题”? 》《“中国”词义考》等。作者遵循微观辨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 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之理路, 考究文化史学基本论题, 如中国文化之生成机制、发展脉络及走势、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 以“文化生态”说为基旨, 以中西文化互动为视野, 探究中国文化的源流与脉络以及未
本书是一本关于三苏的传记, 从苏轼的祖父苏序写起, 主要从三苏生平、文化成就、家风传承等来讲解三苏。以诗词着眼, 作古今观照, 去探寻三苏与当代精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郦波在本书不仅讲述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代表性经历以及对三人诗词、散文的品读, 更延展了对子女的教育, 家风传承。三苏身上有很多具有当代价值、永恒价值的东西在, 是可以作为人生范本来加以研究和学习的, 值得持续深挖。
本书主要叙述杜甫的生平,杜诗则谈得不多,有几篇文章虽然也涉及诗人的生活,却更多是论杜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从杜甫的家世和出身开始讲起,力求有根有据,不违背历史。
本书为祝勇经典作品《故宫的书法风流》下卷(单行升级本)。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选取两岸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以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古代书法家为线索,讲述了这些艺术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这是一座纸上的故宫,让我们知道那些比远朝代更伟大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在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你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
本书为祝勇经典作品《故宫的书法风流》上卷(单行升级本)。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选取两岸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以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怀素、张旭、蔡襄、蔡京等古代书法家为线索,讲述了这些艺术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这是一座纸上的故宫,让我们知道那些比远朝代更伟大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在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你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
《当总统撒谎:官方欺骗及其后果的历史》基于大量原始资料详细研究了四位重要总统所说的谎言:富兰克林·罗斯福与雅尔塔协定、约翰·肯尼迪与古巴导弹危机、林登·约翰逊与第二次东京湾事件、罗纳德·里根与1980年代的中美洲。阿尔特曼从实用性的角度来探讨政府谎言,通过研究同期政府文件和媒体报道,展示了官方谎言如何反过来困扰说谎者本身及其继任者,又如何最终破坏他们最初通过说谎来支持的政策。本著作研究扎实、资料丰富,学术性较高,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