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成都地方文化研究图书,是在《认识金马河》《成都擦耳岩》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篇分别围绕天府之国母亲河和古代成都水道及水运码头进行研究,第三、四篇分别介绍了古代成都水码头附近的历史故事和一些文化名人。该书融合了《认识金马河》《成都擦耳岩》两本书中的部分重要内容,指出古岷江在都江堰分水后形成的两江为母女江,外江(金马河)被层层分水,长期承担排洪泄洪功能,堪称天府母亲河,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对追溯老成都历史记忆、宣传巴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松烟镇是黔北古镇之一,历史较为悠久,又是余庆县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但是,镇内许多珍贵的文物,独特的文化等无志书、史料记载。本书作者历时两年多时间,收集、挖掘、抢救松烟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编著《松烟古镇拾遗》,共六个章节。第一章:松烟古镇的变迁。第二章:松烟古镇遗迹。第三章:松烟古镇的文化。第四章:松烟古镇遗事。第五章:松烟古镇遗人。第六章:松烟古镇遗物。本书是进行爱国主义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辅导读物,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本书是“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丛书”之一。全书通过广泛研读史料、走访调查,对张培爵、龙鸣剑、胡良辅、董修武等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大学英烈校友的英雄事迹、理想信念进行搜集、整理、阐释,展现了四川大学校友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贡献,彰显了川大学子的革命精神与胸怀天下的气度。 本书主要内容为上述革命英烈传记,旨在充分发掘和用好校史文化及红色资源,弘扬川大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缅怀和宣传川大学子在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突出贡献,讲好川大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主要围绕四川农业大学多年来科研情况,讲述多项科研大奖背后的故事,记录一代代川农人秉持家国情怀,传承发扬“川农大精神”,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不懈努力的故事。重在讲述钻研的过程、奋斗的艰辛、克服的困难,以对群像的勾勒,生动展现川农人坚持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和心怀国之大者的奉献精神。 内容包括六大部分:一、硕果累累(科技工作整体情况);二、端稳主粮饭碗;三、技术保障粮食安全;四、畜牧助力端住健康饭碗;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六、为健康保驾护航。
本书是四川师范大学“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之一种,汇集近代边疆史研究重镇四川师范大学重点学者的新研究成果。本书紧扣学术前沿热点,把握中外中国边疆史研究动态。既从政治上探讨历代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不同政策,也对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往来予以史实考证;还对历代边疆学人与学术有生动的历史考察。从史实和学理上,系统、立体地呈现了历代中国所经历的边疆巨变,政、学两界关于发展边疆和改良边政的各种努力,晚近以来中外学界的中国边疆研究情况。其中所收录的文章,绝大多数都已在相关期刊公开发表,具有相当的专业性
本书为记叙文集,收录了100名成绩优异 、综合表现突出的四川省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本专科)的学习生活故事,以他们自己的视角,全面展现我省优秀大学生的青春奋斗风采,进一步宣传国家奖助政策体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全省广大大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勇于攀登。希望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以获奖学生为榜样,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力争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一本人物传记,作者用文字、照片和信息图的方式展现了网球名将纳达尔的魅力。这本传记由资深网球记者多米尼克·布利斯撰写,他在球场内外都密切关注纳达尔的职业生涯。这本传记围绕他漫长职业生涯中的10场关键比赛展开,记录了纳达尔从一个非常害羞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网球名将的历程。 纳达尔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网球名将,也是当下拿下大满贯最多的球员,他热爱中国,在中国也具有一大批粉丝,该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纳达尔,学习他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本书为栾贵明先生的纪念文集。栾贵明先生曾为钱锺书助手,也是“中国古典数字工程”发起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栾贵明先生去世之后他的亲朋、友人、同事、故交等纷纷撰写纪念文章,缅怀这位学界长者,如任梦、栾千、王航生、任刚、栾逊、汪铁华、王人殷等。书中收录的这五十余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深切地回顾了栾贵明先生的一生经历,对其生平事迹和贡献,做出了恳切而忠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