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中国国势最弱、国际地位最低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家,身居世界、东亚、中国都在转变的乱世,承担中国外交的重担,曾任国务总理、国务卿,8次出任外交总长,亲历李鸿章访俄、第一次海牙保和会、《中俄协约》、“二十一条”、巴黎和会等重要交涉,深知其中复杂辛酸内幕,也饱受弱国外交之苦,他的一生反映出许多重要的时代面相。谈到“二十一条”交涉,陆征祥感叹:“总归一句话,弱国无外交。”于山东问题交涉时,他试图“联美制日”,但因日美互相妥协而未能为中国争取到应有权益,交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活生生的人”为核心对象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学由于其研究(实践)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与趋势。正是如此,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口述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引起众多相关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基于此,本书精选了近20年来已在国内公开发表的41篇与口述史学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希望以此呈现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趋势。具体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安史之乱后,面对内忧外患,唐帝国江河日下,李唐的统治者作出了哪些决策。国家从扬弃、自信、包容和开放,走向固化、自满、盲目和无序,为什么国运跌落并走向灭亡?
文史学者李旭东带你揭开李唐王朝盛衰之变的历史谜题,洞悉安史之乱后朝堂的风云突变;以多维度、全局化的视角,展现时代剧变中个人的抉择和挣扎。 <
《两宋之变》描绘了自1100年正月徽宗赵佶继位起,到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南北对峙的历史,展现了北宋帝国由盛而衰,急转直下,最终灭亡,以及南宋军民步步抵抗,最终立足江南偏安一隅的全过程。全书共九章,分别介绍了赵佶继位,宋联金抗辽,第一次汴京保卫战,靖康之耻,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川陕大战,金国联齐伐宋,宋朝反攻,南北对峙等情节。本书叙事宏大,架构严整,笔法平实,从客观的角度,将北宋灭亡时军民拼死抵抗的慷慨悲歌娓娓道来。上演了一幕幕或令人拍案而起、发尽上指,或令人椎心泣血、扼腕叹息的历
本书以《两周金文辞大系》为中心,参照书信、日记等相关史料及郭沫若其他文字,以文献学理念观照郭沫若古文字著作,梳理其观点演变脉络,着重探求变动的背景及原因,尽可能还原学术研究的历程。首先,厘清了《大系》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及嬗变情况。其次,对所收器图、铭文逐一溯宗考源,并利用校勘学方法核对诸版差异,参以作者其他论著,依时间为序,梳理观点演变脉络,找到作者生前关于某问题的最终意见。总结观点变动原因,详细论证了全集版《大系考释》的底本来源。最后,论文写作中间有所得裒为“专题研究”一章。
史学首先是时间的学问,但空间因素亦不可或缺。历次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作为视角、概念与方法的“空间”,都起着重要作用。晚近二十年来,伴随着中西人文学的整体演进,在环境史、城市史、艺术史、历史地理学、政治文化史等领域中,都开始出现对“空间”问题、视角与方法的再关注与再探索。这些新的尝试,不仅推动了史学研究范式的更新,也影响到了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演进。这表明,“空间”这一古老的主题仍具有历久弥新的学术影响力。本书按照“空间”问题本身的学术理路,设定数组议题,选择国内近年来对这
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诸多典范,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中华文化对于人们如何提升自己的修为、如何全方位提升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有极为丰富的论述和阐发。本书从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中间寻求智慧,通过对《尚书》《管子》《大学》《易经》《道德经》《传习录》等经典的解读,总结中华文化如何提升人的修为的论述和启示,希望其成为中国人自身的成才之道。相比简装版,本书中还新增郭继承老师对自身求学之路、文化传播之路的系统梳理,并赠送价值88元的郭继
吴梅先生是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大学执教期间,他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而且在文学上有多方面成就,在戏曲创作、研究与教学方面成就尤为突出,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本书稿精选了四五十篇学术论文,吴对梅研究现状作综述,从资料论著、文学创作、戏曲理论、生平轶事、教育意义、其他研究等方面对其进行述评,从多方面展现了吴梅教授的学术成果,对认识吴梅教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朝野琐记》,清张宝璇著,张树伟点校。《朝野琐记》目前所见版本只有珍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手抄本孤本,此次校点即以此本为底本。本书内容丰富,不仅记有关于政治、经济、科举等方面的朝中之事,还有大量对北京史迹的记载和考证,另涉及朝野人物、诗文字画、礼仪音乐、世风人情、天文气象、中外交往、百货交易、朝野美食等,包罗万象,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早已记不清他曾经向多少人推荐过此书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仍然坚称《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是最好的商业著作;《商业周刊》把它放在“绝对必读书架”;《财富》杂志则把它列为CEO必读书。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在1963年首次面世时,就立刻成为超级畅销书。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它就一直被当做管理者的手册来使用,并被喜爱它的人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