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对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依据新版教材部分内容变动的情况,将原来的第一讲:贫困的深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第二讲列强的铁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进行合并,作者对各章节的部分内容也作了增删改写,调换了部分参考材料,对思考题作了相应调整,增加了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本书讲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融入的客观基础、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与利用等内容。
本书是“名家讲史”丛书中的一种, 作者王瑞来教授是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并执教于早稻田大学。本书以人物为线索, 从他们的生平、悲欢离合, 折射时代变迁。描述了宋代风起云涌的历史条件下, 帝王、士大夫与武将的生存态势, 对宋史中相关问题提出自己见解, 寓史识于深入浅出的叙述之中。作者以专业角度, 比一般非专业的读史更能洞察历史现象、历史故事背后的历史真实。
本书已通过重大选题备案程序。全书由“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创作, 书中讲述了他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奋斗历程。作为中国精神的标志性英雄人物, 杨利伟的成长经历无疑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在各自的领域书写精彩人生。此次再版, 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图文资料, 作者坦率而真诚地回顾了自己的成长, 回顾自己如何从小镇少年成为军人、成为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 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 见证和创造奇迹, 书写精彩的人生。
《汉武大帝传》:汉武帝的一生是传奇的,他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政治上,他使用巧妙的方式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他克服重重阻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帝国统一了思想;军事上,他重视军队,练兵备战,打败匈奴,为大汉平定了北方的侵扰……他大刀阔斧的改革造就了真正统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强大帝国,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但他晚年又受奸臣蛊惑,让自己的儿子含冤而死,得知真相的他诚心悔过。本书从他幼年时被立储,到他登基后以非凡的魄力改弦更张、北伐匈奴,再到他晚年
本书中除了庆贺、纪念文章外,还有不少研究论文,有的作者从作品文本出发,阐述鲁迅的立人精神;有的作者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挖掘鲁迅生平事迹,让读者看到一个更丰满,更真实的先生形象;有的作者梳理了海外的鲁迅著作译本,对于读者了解鲁迅著作的海外传播很有帮助。
汉字道法自然,书法呈现汉字之美。书中的李斯、蔡邕、钟繇、卫夫人、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13位书法家,以人生的磨砺和挥毫,铸就了中国书法的天花板。他们创立、承续或改变了书法的走势。书法在师徒、族人和挚友之间的传承与激发令人深思。书法极品的背后,是国朝风云和人生际遇碰撞后的苦涩与馨香。大师们被反复锻打的人生,波澜起伏地迸发出书法长河中的千古绝唱!
本书是一本适合书法教育的品质读物,注重审美和品质的传导、感悟。
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周秦之变以后再次经历重大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时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赵宋以降之新文化都在此时期发生转变与定型。唐朝以其富强,振作九代之衰,宋代以其文明,道济天下之溺;唐宋并称,既有时间上的相继,又有文化上的相异。唐、宋的时代特色及其历史定位,要求唐宋历史的研究突破原先单一的唐史研究、宋史研究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旧局面,构建“唐宋史观”的新思路,树立“唐宋史研究”的新框架,在更为宏观的历史视野中观察、理解中古史上的唐宋之变。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从希腊本土延伸到印度次大陆,他的死引发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争,其间欧、亚、非三个大陆上充斥着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和王朝联姻。当男人们在战场上厮杀时,以亚历山大大帝的母亲奥林匹娅斯为代表的王室女性们却在深宫内院里策划阴谋。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野蛮的战乱时期,仍然不乏璀璨的文化成就,继业者不断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最终使其在从地中海到阿富汗的广阔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这便是所谓的“希腊化时代”。 《裂土称王》一书通过快节奏的叙述,捕捉了这个动荡时代的光影,重现了一直身处亚历
日本人的“单一民族说”在自近代以来的日本人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是战后不断有历史学家挑战这种“通说”,网野善彦显然是其中旗帜颇为鲜明的一位。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网野在自己的学术体系中第一次采用了“东与西”的地域历史视角。他对于“东与西”差异和联结的探讨是多层次、跨学科的,包括从语言和民俗看东西社会差异,从考古学上的石器、古坟等看绳文文化和弥生文化,从“东马西船”“骑马武士和海贼”“东将门、西纯友”“源氏和平氏”等看东国国家和西国国家。以上是前七章的内容,每一章围绕的都是日本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