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郧国,是先秦时期江汉地域的古老诸候国。本书在对郧国史料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在省社科院刘玉堂院长指导下,推出类似《楚史》的通史,作为地域文化探源工程的新成果。本书以郧国演变脉络为纽带,对郧国起源、郧国演变、郧国兴亡以及郧国文化融入楚文化的历史进程作系统性探究,力求从历史演变过程和社会文化律动两个方向,探究郧国发展与嬗变,寻找地域文化之根,延续优秀文化之脉,增强创造现代文明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让读者汲取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书通过理性的同化与异化分析, 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衰落的内在机理, 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解构。作者认为,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就是理性同化的过程, 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兴起过程中就埋下了理性异化的祸根, 随着理性同化的完成, 理性异化的力量逐渐显现和扩大, 并导致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在此基础上, 得出西方资本主义正在走向衰落的结论。
书稿为人物评传,介绍、评价和赞美了唐代书法家怀素。全书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怀素的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等基本信息;第二章为怀素中年时期四方游学所发生的故事,并阐述了其代表作《自叙帖》等书作的产生过程;第三章主要以怀素晚年时期的书法作品《食鱼帖》《大草千字文》《圣母帖》《小草千字文》等,介绍了其晚年的艺术思想和生活状况;第四章为怀素传世书作集锦、怀素年谱。怀素作为唐代的书法大家,为其立传者不少。本书的特色之处在于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示了怀素的一生,并尽可能地将怀素的艺术思想与其生活和时代
她曾被“世界”拒绝了两次,一次是作为妻子,一次是作为作家。 BBC评选“100部最伟大的英国小说”榜首之作为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 1854年7月20日,34岁的玛丽安·埃文斯选择与还未离婚的乔治·刘易斯私奔到了魏玛,相伴20多年的生活里,作为“刘易斯夫人”的她声名狼藉;作为作家,她则隐姓埋名变成了乔治·爱略特,即使是得到狄更斯的赞美,也不敢承认身份。但正是这个被唾弃之人,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亚当·比德》和《米德尔马契》。不过,名声越大,人们就对她私事的丑闻细节越津津乐道……从少女时代直
本书以细微的历史笔触,通俗的叙事方式,生动的文学语言,全方位地描述了汉光武帝刘秀传奇的一生,充分展示了他“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应变智慧和雄才大略。刘秀所开创的东汉王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他柔治天下,轻徭薄赋,释放奴婢,整饬吏治,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史称“建武盛世”“光武中兴”。本书编写以史料为基础,得到了东汉史学会专家的审订和指导,以新颖的视角一窥“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梳理了与那个时代有关的历史典故和成语,让您在探寻历史的同时,认
本书以“亡秦必楚”为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战国烽火与秦汉风云的大门,细致勾勒了楚秦两国间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从战国中期的楚秦争锋,到楚国行政重心的东移,再到秦对故楚地的治理策略,每一笔都力求深刻而精准。本书不仅对“亡秦必楚”的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其中蕴含的历史经验,而且提供了研究战国至秦汉时期历史演进的新视角,有助于加深对秦汉大一统王朝成熟过程的理解。
在这部雄心勃勃的政治史和思想史著作里,蔡涵墨考察了宋朝官修史书残存至今的主要史料,这些史料构成了我们理解宋朝和古代中国的基础。通过分析其中作为宋朝政治话语产物的叙事,蔡涵墨全面介绍了这些文本以及围绕其编纂的政治环境。他从这些史料中提炼出“宋代历史的宏寓”,并认为这些史料里嵌入的叙事,反映了儒家的士人治国理念与宋朝廷偏向于技术官僚治国模式之间的张力。这种对历史编纂和知识生产过程的描述,阐明了官方历史书写与政治斗争之间的关系,意义深远。
《尚书》是公认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尚书》的内容包括虞夏书、商书、周书等,内容涉及上古的相关史事,也保存了中国人的政治理想和文明追求。本书是传统儒家经典《尚书》的导读,包括《尚书》导读、《尚书》集传(包括晋传《古文尚书孔传》和宋苏轼《东坡书传》),并节选《师伏堂丛书》本《尚书大传疏证》部分篇幅影印附于书后,以期为读者了解、学习《尚书》提供较为便利的文献材料和治学路径。
此辑收录十七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华传统祭礼,儒家让的文化,春秋执政卿的文献意义,《庄子·人间世》的几个疑难问题等研究领域。如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的《中华传统祭礼封建迷信说辨疑》、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李小成的《<周易>所见器物考略》、北大哲学系郑开、马卓文《黄帝书:源流考证与学派归属》等文。作者均为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视角新颖,立论严谨,体现出所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幼年耳闻目睹过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天宝盛世,又目睹了帝国从辉煌走上顿挫的全过程。登基之日,正是安禄山叛军攻陷两京,他是唐朝第一位在京师以外登基而进入长安并致力于中兴大唐的皇帝。唐肃宗在位7年,虽始终致力于“北集戎事”“南奉圣皇”,却未能亲见平叛的最终胜利。这位乱世天子,成长在太平盛世,又适逢历史大动乱,巨大的反差给他生前身后留下了许多充满魅力的话题,仅仅以“昏君”二字评价是不全面的,唐肃宗个人的不幸,更是王朝的悲哀,他给李唐的盛衰荣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