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图书搜寻了众多中国古代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这些古迹、古风、古色,具有优美、大气、恢弘等诸多的意境体验。同时,发掘古遗址、古镇、古建筑中蕴藏的人类智慧,激发想象空间,在轻松的氛围中,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真正做到了在小科普中了解大文化。另外,书中每个故事都搭配了中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汇,通过阅读绘本可以预习。下载小科普大文化APP,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还可以身临其境体验绘本中的场景、听真人语音阅读、玩拼图游戏,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本书选取了“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以及魏晋时期的其他4位名士, 将他们的形象用动漫的方式绘制出来, 并配以生动有趣的历史科普文章。
本书记录了周鸿祎先生的幼年时光及其艰难坎坷的传奇创业经历, 勾勒了他自幼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成规充满怀疑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大学毕业开始在校园里销售反病毒卡, 再到从北大方正离职后创立3721, 再到成为中国雅虎的总裁, 从互联网第一“口水战”到更为深入的行业交流, 从免费杀毒到360的商业化, 一直到360在美国成功上市, 好奇心帮助周鸿祎先生渡过重重难关。
我社在现有的《少儿礼乐文化读本》(儒家经典卷)(2020年底出版)基础上,将继续推出系列,《少儿礼乐文化》(秦汉卷):主要以秦汉时期的经史子集经典为主要选编对象,如董仲舒《春秋繁露》、贾谊《新书》《史记》《汉书》《后汉书》、杨雄《法言》、王充《论衡》《淮南子》等,以上的各家及其经典中均蕴含了丰富的礼乐文化内容,编者选择其中与少儿礼乐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贾谊选撰。是一本推广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图书。
第13卷在时间上涵盖公元4世纪,从337年君士坦丁之死到5世纪初,终结于425年前后狄奥多西二世(408—450年)的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段,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去世时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还有当时人和下一代人所见的378年罗马军队被哥特人在哈德良堡打得惨败,410年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劫掠罗马城,这是罗马帝国西部解体的第一阶段。随着狄奥多西二世在君士坦丁堡统治的开始,出现了更有特点的东部治理方式。其治理能力以都城的急剧扩张为基础,在6世纪靠着东罗马查士丁尼的能量发起了一场“重新征服”
通过研究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太行山地区的不少村镇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表现出相当明显的长时段延续特征;至少明中叶以后,太行山地区已经呈现出和传统农业社会不同的特征,有着明显的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晋东南即泽潞地区,包括农业及其他手工业生产在内,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也产生了;太行山地区虽然是一个地理上闭塞区域,但整体上说,却是一种外向型经济,40%以上的人员外出或在本从事工商业以及服务业,农业以及手工业产品通过晋商走向全国市场。至少在晚明以后,太行山地区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单一的农
本书包含对于丝绸之路及其交通路线的研究,丝路沿线古代城址、关隘的调查考证,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敦煌文化研究几部分。书中对于丝绸之路研究中若干学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通过多年来持续地在丝路沿线的实地考察,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丝绸路上遗存的一批古代城址、关隘驿站的位置及其历史变迁等做了必要的探讨,摸清了其历史面貌;同时对于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作用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对于能够充分体现丝路特质的若干重要的敦煌文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注重发掘敦煌文化对于丝绸之路
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及其关系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长期以来的地理学思想方法及其历史研究为基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在前续有关著作和论文等基础上,完成《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该书系统研究和阐述了从“公元前25世纪之前”到“公元21世纪以来”,以世界地理学发展为背景、以中国地理学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长表。
秦汉时代的社会身份既有古老身份制的遗留,也有自己的时代精神。这一时期的社会身份有有爵者、有秩者、有庶人、有徒隶,还有官私奴婢等,纷繁复杂。但是,剥离纷杂的表层,我们发现秦汉帝国社会身份体系中,主干部分最突出的还是以“爵”和“刑”两个因素调整的身份系统。基于这个思考,本书从“爵刑一体的身份序列”“爵的身份、剖分与变迁”“徒隶与身份刑”三部分论证,尝试构建秦汉帝国“爵刑一体”的学术理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证,希望对秦汉社会身份制度的认知有所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