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黄帝:从神话世界走来;尧天舜日:古典的乌托邦;众说纷纭的尧舜禅让;禹迹迷茫遍神州;若隐若现说夏朝;商朝的野蛮与文明;从厨师到宰相;谁识伊尹是忠奸;千秋功过说纣王;为纣王翻案;大名鼎鼎的殷朝“三仁”等。
针对历史故事设问,不仅局限于本节故事内容,以本节课故事为基础,有意识地进行扩展,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引入老子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神农尝百草》引入茶圣陆羽的《茶经》,《神箭手后羿》引入李商隐的诗歌《嫦娥》。通过设问,有利于扩大孩子文化常识、诗词储备。本书还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例如,盘古的开天辟地舍我的精神、尧舜天下为公的精神、大禹的社会责任感,还有舜帝的孝感动天的精神,等等。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孩子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千年敦煌解谜书,登场了》是国/内首/款以敦煌历史为依托,由知名解谜团队与文史专家倾力打造的机关解谜游戏,外有谜盒巧设层层机关,内含40道谜题和20余种古风道具,更有线上番外、有声故事与h5解谜系统,带来沉浸式畅玩体验。其囊括考古、音乐、绘画、天文等诸多学科,知识性、趣味性、耐玩度都堪称一绝。
机关谜盒由博物馆解谜大师团队打造,一盒双层的精巧结构,呈现一个谜盒,暗藏两个时空的立体迷宫,更有隐形油墨和紫光灯辅助解密;暗藏谜题的《九陌画谱》由屡获的画师绘制,再现大唐敦煌的绚烂精美
本书分为历史·朝代、外交·通使、典章·制度、哲学·思潮、典籍·文字、文学·曲艺、书法·绘画、建筑·工程、文物·考古、科技·发明、中医·中药、风尚·习俗12个方面,将中国古代文化的成就进行展示。内容深入浅出,流畅而好读,能为增强党员干部提供有力的学习资料,从而为实现文化自信提供动力,是一本值得推广的传统文化读物。
《中国地理环游:跟着诗词去旅行》共分为四册,以北京为始点出发主要分为四条路线,如中路由北京一路向南,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到广东广西;东路从天津一路沿海而下,经过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西路分为两路,右路从山西、陕西,达到四川重庆,左路经甘肃、青海、新疆、到达西藏;其他地方以独立打卡式展示。书中用120首诗词引出120个旅游景点,不仅包含诗词注释及释义、景点介绍、城市文化介绍以及其他与景点相关的诗词100多首,而且还绘制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港澳地区共计34张
  文化显然是现代人使用频率的词汇之一。文化存在、作用于当下,却渊源于古代、历史。然而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以后颇不易谈。《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第二版)》不再重复那些争论,独辟蹊径,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体气、饮食、男女、家庭、社会关系、天人关系、历史意识、思维模式、感性世界、德业担当、文化实践等各层面,说明古代文化在这些方面如何处理,其所形成之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又显示了什么形态、有什么优缺点。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些误解,则振本溯源,说明其致误之由来
本书分为“大运河沿岸历史遗存的传承、发展现实价值”“大运河历史遗存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两篇,围绕大运河沿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历史遗存的活化利用以及文旅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展开分析和深入探究,探讨了运河沿岸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径。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东魏—北齐石窟造像进行类型分析,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纪年材料(文献记载、造像题记)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东魏—北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石窟造像的比较研究,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它们各类特征的来源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魏—北齐石窟造像样式特征所反映的“西方”“南方”以及“中原传统”因素,以及传统历史研究中的“胡化”与“汉化”问题。利用全面搜集的石窟、造像的题材,佛教刻经经目材料,讨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7章40节,揭示了自1949年10月至2021年7月新中国成立70多年间,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记述了新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突出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